香港中通社12月20日电 题:美国多领域打压中国明年料有四变化
香港中通社记者 李明珠
近年来,美国单方面发动对华贸易战,疯狂围堵中国高科技产业,频繁推出涉华法案。随著美国总统拜登任期进入倒计时,受访学者指出,美国加速加力打压中国。而在即将展开的“特朗普2.0”时代,亦有分析认为,美国对华政策料将呈现四个新变化。
图为美国白宫。新华社资料图
关税政策加码
执政四年来,拜登政府不仅丝毫没推翻前总统特朗普政府时期高额的对华关税政策,反而呈现变本加厉的趋势。尽管美国上届政府启动对华301调查并对华加征关税,已被世贸组织裁定违反世贸规则,但拜登政府仍滥用相关条款,大幅上调中国产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等产品的进口关税。
有分析指出,当初特朗普无视共识与中国展开的贸易对抗,成为拜登的政策基础,同时他还把焦点放在半导体等对美国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行业上。
“小院高墙”对华进行科技封锁
拜登政府还持续推行“小院高墙”科技打压策略,包括不断加强对技术出口管制,试图围堵中国产业发展。今年12月初,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展开三年内的第三次打击行动。不过,中国半导体出口破万亿,凸显美国围堵失败。
所谓“实体清单”亦被滥用,以定向打击中国科技企业。在美国政权更迭的最后时刻,拜登政府本月初再次沿用“实体清单”出口管制的手段,将136家中国公司加入其中,几乎清一色来自半导体行业。
早在今年4月,就有报道指出,在拜登执政期间被列入“黑名单”的中国企业和个人数量,已经超越美国历届政府。即使任期将结束,拜登仍紧盯中国芯片,外媒透露,拜登政府正准备对中国生产的旧型号半导体进行贸易调查。
涉华法案众多
今年9月,美国国会“中国周” 揭开序幕,鹰派议员积极推动一系列涉华法案。据悉,短短七天内,约28项涉华法案在众议院通过。亦有统计数据显示,在本届国会的两年会期中,大约有700项与中国相关的立法被提出。尽管绝大多数法案未能通过,但自去年以来,其中78项已成为法律。
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20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拜登政府执政时期非但没有放宽特朗普时期的一些对华措施,反而加大力度,采取“小院高墙”政策,试图在贸易和科技上打压中国,特别是美国大选结束后,拜登政府加速加力为中美合作制造障碍。不过,从中国出口表现以及科技发展数据可以看出,拜登政府旨在遏制中国的政策并未成功,反而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特朗普2.0”时代政策走向
特朗普重返白宫将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他此前还曾妄言要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世界多国都在为“特朗普2.0”时代做准备。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日前接受媒体访问时预计,“特朗普2.0”时代,美国对华政策料将有四个新变化,包括对华再打“关税牌”、在科技领域搞“大院高墙”、对中美对话交流“踩煞车”、“缩水”两国合作。
不过,刘澜昌预计,由于特朗普急需摆平美国国内问题,同时又要应对俄乌以及中东两大战场,可能会将对华问题往后放,至少在其就职半年内,预计不会有太大动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