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2月19日电 澳门,又称“莲花宝地”,在这里,东西方文化融合交流,赋予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气质与魅力。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一起细数澳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202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源于16世纪,以葡萄牙的烹调方法为基础,融汇欧、亚、非的食材及烹调方式,菜品丰富,变化多样,是澳门的地道美食,体现了澳门独特的饮食文化。
2、凉茶配制技艺 (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样在澳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还有凉茶铺子。虽然以“茶”为名,但凉茶既不凉,也不是茶,而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而成的饮料,可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凉茶至今仍是澳门人的日常饮品,承载了古老中医药的独特智慧和经验。
3、土生土语话剧 (202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生土语话剧以葡萄牙语、马来语、粤语等多种语言演绎,利用文化差异和不用语言腔调变化展示出独特的艺术,仿佛“语言大荟萃”,作为澳门艺术节每年的保留节目维系着土生葡人的澳门情怀。
4、鱼行醉龙节 (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鱼行醉龙节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办,是澳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参与者上身穿白色衬衫、下身着黑色灯笼裤、腰间系红色腰带,手持木制龙首或龙尾,在锣鼓声中边行进边作醉酒状的舞姿......居民们以此习俗祈求消除百病,老少平安。
此外,澳门还有南音说唱、妈祖信俗、木雕-神像雕刻等共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名录,它们不仅是澳门珍贵的文化资源,更不断在澳门人的日常生活中“发扬光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