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五年,习主席再次踏上澳门的土地。
18日下午4时许,在澳门国际机场。习主席携夫人彭丽媛教授,缓缓走下飞机舷梯。热烈的欢迎乐曲响起,醒狮队龙腾虎跃,数百名学生挥舞着国旗、澳门特区区旗和鲜花,高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澳门特区各界500余人到机场迎接习主席。习主席将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澳门。
习主席在机场发表简短讲话。习主席高兴地说:“每一次来到美丽的澳门,都感到十分高兴,这一次,我和同胞们一起庆祝澳门回归25年,看看澳门的新发展、新变化,我代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向全体澳门居民致以诚挚问候及良好祝愿!”
习主席指出:“25年来,‘一国两制’的澳门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展现出勃勃生机和独特魅力;国家发展日新月异、势不可挡,澳门的发展厚积薄发、未来可期,这是澳门居民的光荣,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我相信,只要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敢于拚搏、勇于创新,澳门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主席饱含深情地说:“澳门是祖国的‘掌上明珠’,我一直惦念着这里的发展和全体居民的福祉。”
习主席对澳门的关怀和肯定,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看待“一国两制”伟大事业,是站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角度看待港澳繁荣发展,是站在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深度,看待港澳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习主席深情关爱澳门、热情点赞澳门,令澳门同胞深受鼓舞,也令香港同胞无比振奋!香港和澳门是闪耀在祖国南海之滨的两颗璀璨明珠,交相辉映;香港和澳门都实行“一国两制”,祖国是港澳的坚强后盾;香港和澳门都是国际化大都市,在国家发展大局中肩负着特殊使命。
港澳社会和媒体还注意到,陪同习主席来澳出席盛典和视察的还有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的领导同志。他们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等。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先期抵达,18日到机场迎接习主席的到来。
18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澳门和香港情同手足,往来频密,两地特区政府会保持紧密沟通,相信可以在多方面商讨合作,把握机遇,创造对两地经济发展更好的机遇。今天,李家超将率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团访问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
习主席、党中央、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港澳发展,港澳携手同行,开拓进取,必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
习主席用“勃勃生机”、“厚积薄发”“是澳门居民的光荣及全国人民的骄傲”来形容澳门的发展,这是领袖对澳门回归祖国25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充分肯定,令澳门居民惊喜不已!
在庆祝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不少澳门居民谈起回归前后的变化,都提及回归前不好意思称自己是澳门人,因为那时候澳门给世人的印象是“治安不好”。如今,澳门不仅治安好了,而且经济发达了,发展空间变大了,国际地位提高了,民生福祉改善了!“中国澳门”四个字,投射出的是自信、自豪、骄傲、光荣!
澳门的成功之道,最重要的是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
澳门文化多元,但澳门社会非常团结。回归祖国以来,澳门社会形成了高度共识,坚定维护宪法和基本法构成的宪制秩序,真正把“爱国者治澳”落到了实处,从来没有发生过与“一国两制”方针相悖、挑战基本法权威的事情。“爱国爱澳”早已成为主流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高度自觉。
澳门很小,祖国很大。在习主席、党中央、中央政府关爱、指导和支持下,澳门的发展空间从澳门老城,延伸到横琴深度合作区;澳门的产业结构从“一业独大”,到“适度多元”;澳门从“小澳门”变成“大都市”。如今,中国澳门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经贸关系,是190个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成员,获得144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或落地签待遇……
香港与澳门心手相连,同声同气。“一国两制”的香港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功,也曾经受风风雨雨;有宝贵经验,也有深刻教训。如何把“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香港和澳门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进步。
用好优势资源,做强发展动能
习主席生动的用“掌上明珠”形容澳门在国家大局中的地位,再次彰显了中央对澳门特区的关怀关爱,令澳门居民欣喜若狂!
澳门这颗“明珠”能够熠熠生辉,得益于在中央支持下,不断发掘和整合优势资源,变资源优势为发展动能。
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其中一个港口,在明中后期,澳门就开始扮演联络欧、亚、非、美四大洲海上贸易航线的中枢港角色。四百多年的沉淀,形成了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文化特色。回归祖国以来,中央支持澳门发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如今,澳门已成为全球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大型盛事、赛事、展览、表演以及大大小小的节庆活动贯穿整年,“演艺之都”成为澳门旅游的新名片,“白天逛景区、晚上看演出”成为澳门旅游新常态。
笔者清晰地记得,习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说:“香港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香港居民很珍视,中央同样很珍视。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
中央对香港和澳门的独特地位和优势都非常重视和珍惜,习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深入推进,澳门与香港、广州、深圳并列成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如今,从“硬联通”“软联通”到“心联通”;从“双向奔赴”到“三向奔赴”,大湾区作为“共同家园”的轮廓日益清晰。
习主席真情点赞“掌上明珠”,关心港澳发展,将进一步激励港澳两个特区加强合作,统筹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做强发展动能。
聚焦“国家所需”,贡献“港澳所长”
习主席希望澳门同胞“敢于拚搏、勇于创新”。这让人们联想到习主席关心“澳科一号”卫星研发人员的往事。
作为内地和澳门合作研制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澳科一号”于2023年5月2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参与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18名师生代表给习主席写信,汇报卫星成功发射的喜讯和参与卫星研制工作的感受。仅过两天,5月23日,习主席就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习主席的回信,给澳门、香港的科研人员以巨大激励和鼓舞。
今年6月,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香港理工大学科研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制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中国探月”的历史篇章中镌刻下了香港的名字。
以上两件事是香港和澳门在航天领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成功案例,极大地提振了港澳贡献国家的信心!
除了航天科技领域,港澳贡献国家的“战场”很重要、很关键。例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赋予横琴“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四大战略定位;《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明确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先行先试,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丰富协同协调发展模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由此可见,横琴和前海是港澳贡献国家的“主战场”。
澳门和香港资源禀赋不同,但都有贡献国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习主席勉励澳门“敢于拚搏、勇于创新”,激励港澳两个特区携手并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贡献。
盛世莲花,静静绽放;濠江巨变,惊艳世界。当澳门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的喜庆时刻,香港回归祖国也逾27周年了。庆回归、看未来,港澳社会各界有一个共识:“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不是句号,而是激昂奋进的感叹号,是一个崭新的开端!
习主席深情关爱,中央全力支持,港澳携手共进,明天更加美好!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屠海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