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2月15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徐嘉仪)从空中俯瞰,澳门地形宛似莲花,故称莲岛;连接珠海横琴与澳门的莲花大桥,像是一把钥匙,打开粤澳深度融合的大门。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5周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大湾区互联互通标志性项目,也是“一国两制”下的创新实践,如何将制度之异转化为制度之利达至深度融合,体现在几个方面。
12月2日,澳门轻轨横琴线正式开通,轻轨线网伸延至横琴口岸,连通琴澳,为澳门巿民及旅客提供进出横琴口岸的新交通选择,亦体现了集体运输交通网融入湾区。香港中通社图片
单看关口,深合区就有多个“首创”:横琴口岸首创“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平均通关时间不到半分钟;今年3月起,封关实施分线管理,从澳门到横琴,货物可免税放行,便利澳企利用深合区进口加工;首创“新家园通道”实施出境与安检一次过检、允许携带特定动植物产品进入合作区,便利在深合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澳门居民,让横琴既有速度又有温度。
据官方统计,截至8月31日,“一线”(澳门与横琴)监管进出境车辆超115万辆次,同比增长21.1%。约105.9万人次经“新家园通道”快速通关;在“二线”(横琴与内地)监管验放出区车辆938.6万辆次。
过去,澳门经济受制于土地有限,横琴深合区便成为澳门的后花园,为多元化发展提供空间,横琴著力提升“四新”产业,即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现代金融。
落地横琴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就是实例,让澳门药企做到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助22款中医药产品“走出去”,其中13款在莫桑比克注册,9款在巴西注册。
如今,越来越多澳门人把公司开在横琴。截至今年7月,深合区澳企总数达6365户,比合作区成立时增长逾37%;今年上半年,深合区澳资产业增加值近19亿元人民币,增近1.3倍;“四新”产业实有企业逾1.7万户,产业增加值218.08亿元人民币。
有了发展的机遇,越来越多澳门人选择到横琴工作生活、退休养老。截至今年9月,在深合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达16539人,同比增长19%,就业人数5132人,同比增长4.9%。
位于横琴的“澳门新街坊”,4000个住房单位建成,小区在教育、医疗、养老、社区服务等领域均深度对接澳门标准,成为粤澳民生融合的里程碑。
目前,澳门社区医疗服务已延伸至“澳门新街坊”,由澳门卫生局直接营运和管理,让澳门居民在深合区也能享受澳门的医疗服务,使用澳门药品。按照规划,还有长者服务中心、特色餐饮等将陆续进驻。
民生交流、科技创新、经贸往来······放眼横琴,已从昔日的边界海岛成为大道纵横、高楼林立的热岛,澳门融入国家、建设大湾区的成果体现在方方面面,未来将有更多澳门人落户横琴,开启“双城生活”,续写粤澳融合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