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米出现在日本商店显著位置 日本大米价格上涨,中国大米成为性价比选择!
创始人
2025-11-25 22:04:00
0

中国大米出现在日本商店显著位置

  【中国大米出现在日本商店显著位置】11月23日消息,近期,多款中国产大米出现在日本商店显著位置,并常售罄。报道称,这些5公斤装中国大米定价约在2980日元(约合人民币135元)至3300日元(约合人民币150元)之间。这些在日本销售的中国产大米相比在中国市场的售价上涨了数倍。今年早些时候,中国产大米上架日本商店时曾引发日本社会争议,但在目前中国产大米已出现在商店明显位置并常有售罄的情况。有日本民众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米很好吃。”“2980日元的中国大米性价比最高!”一切的导火索都是疯涨的米价。2025 年日本遭遇了 54 年来最严重的 “米荒”,农林水产省的数据显示,米价同比暴涨 98.4%,5 公斤装的国产米均价直接突破 4200 日元,有些高端 “越光米” 甚至卖到 7000 日元一袋,折合下来每公斤要 1400 日元。这对于工资多年不涨的日本家庭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 以前每月花 3000 日元买米就够了,现在得掏 6000 多,不少家庭被迫缩减其他开支。走进东京池袋西武百货的食品卖场,醒目位置摆放的"中国产越光米"标签格外引人注目。超市负责人松本健一透露,这些来自中国东北的优质大米月销量已达3.5吨,是去年同期数据的4倍。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高端百货,在阪急梅田总店等大型商超,中国大米的产品占比已从5%提升至15%,部分品类甚至取代了本土大米的核心展位。价格优势与品质突破构成双重吸引力。对比显示,同等级的中国产越光米售价仅为日本国产的60%,而今年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盲测结果显示,中国东北产区的食味值达到85分,与日本主产区新潟县的88分差距显著缩小。更关键的是,中国大米严格执行日本进口标准的600多项检测指标,农药残留等安全指标甚至优于部分日本本土产品。

  日本正经历54年来最严重的“米荒”。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2025年5公斤装国产米均价突破4316日元(约合人民币198元),同比暴涨98.4%。在京都,退休教师山本和子捧着空米袋叹息:“以前每月3000日元买米够全家吃,现在要花6000多,只能减少饭量。”这种困境源于多重打击:台风导致北海道水稻减产40%,农协囤积储备米仅投放市场7%,而老龄化严重的稻农群体使种植成本攀升至每公斤1200日元。

  更讽刺的是,作为“日本粮仓”的北海道,2024年竟首次需要进口大米填补缺口。当政府标榜的“大米100%自给率”神话破灭时,中国大米恰如及时雨般涌入市场。海关数据显示,仅2025年7月,中国对日出口中短粒米精米就达1200万公斤,通过“产地直发-全球配送”模式,48小时内即可从东北五常基地直达日本超市。

  在东京银座高端超市,标价2000日元/公斤的中国五常大米被冠以“米中之王”称号,其陈列位置甚至超越日本顶级越光米。这种颠覆性转变源于2024年11月广岛国际食味品鉴会上的历史性突破——中国“金龙鱼6步鲜五常基地原香稻”以全项指标超越日本越光米,斩获“最优秀奖”。东京大学食品安全实验室检测显示,50批次中国大米农残检出率仅2%,远低于日本“肯定列表制度”限值,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日本水稻单位面积农药用量是中国的6倍。

  技术革新是品质跃升的关键。金龙鱼“6步鲜米精控技术”涵盖鲜割、鲜存、鲜碾、鲜装、鲜运、鲜食全链条,通过-18℃低温仓储和智能碾米工艺,确保上架时仍保持新米口感。在京都伊藤洋华堂超市,消费者山田美咲对比试吃后惊叹:“中国米冷饭不回生,煮粥更黏稠,完全颠覆我的认知!”

  当中国大米在超市引发抢购狂潮时,日本政坛却上演着荒诞戏码。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叫嚣“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其内阁成员麻生太郎更将中国大米污名化为“安全威胁”。然而现实却狠狠打脸:大阪农协内部文件显示,其秘密进口中国大米已达7年,部分产品经分装后以“国产高端米”名义高价售卖,利润率高达300%。

  这种“嘴上抵制、身体诚实”的矛盾在社交媒体引发群嘲。网友“京都稻香”晒出抢购照片:“一边骂中国米,一边抢购储备陈米,真是讽刺。”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大米在日本市场占比持续攀升,2024年进口量激增31%至35万吨,而高市早苗却将其作为“贡品”献给特朗普,暴露出双重标准的虚伪。

  中国大米的逆袭本质是市场规律的胜利。在东京亚马逊平台,中国大米搜索量月增380%,高端品类月销突破10万袋,评论区充斥“香气浓郁”“性价比之王”等好评。大阪家庭主妇佐藤美玲的账单更具说服力:“每月买10公斤中国米比越光米省2万日元,这笔钱够孩子买三双运动鞋。”

  这场餐桌革命正在重塑日本农业生态。农协成员从1980年的600万锐减至2023年的不足200万,其垄断格局加速瓦解。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大米在日本进口市场占比从5%跃升至17%,关西地区更达25%,相当于每四碗米饭中就有一碗来自中国。

  当中国大米摆上日本餐桌,其意义远超商业范畴。五常黑土地孕育的稻米与日本越光米展开品质对话,金龙鱼鲜米技术与日本精耕传统碰撞出创新火花。这种良性竞争促使日本农协开始推广“生态种植计划”,而中国出口企业则针对日本市场开发“小包装定制米”,双方在竞争中共同提升亚洲稻米产业标准。

  当高市早苗之流沉迷于政治操弄时,普通民众已用购物车投票,选择用性价比守护餐桌尊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证明: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试图用意识形态割裂市场的行为,终将被民生需求碾碎。从“抵制中国米”的喧嚣到“中国米真好吃”的赞叹,日本市场的转变折射出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当政治偏见让位于民生需求,当技术革新超越地域壁垒,亚洲稻米产业正迎来共同繁荣的新纪元。这场始于餐桌的革命,终将汇聚成推动文明进步的磅礴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在... 香港新闻网6月20日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期间,“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18日在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