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同时得罪中俄朝韩四国 激进外交言论让日本外交陷入风暴!
创始人
2025-11-18 17:03:45
0

高市早苗同时得罪中俄朝韩四国

  【高市早苗同时得罪中俄朝韩四国】2025年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一系列激进外交言论,同时触怒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四国,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响。这场外交风暴不仅使日本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境地,更暴露出其战略误判与政治短视,为亚太地区安全格局投下浓重阴影。高市早苗上任不足一月,便在涉台、领土、安保等问题上连续抛出挑衅性言论。11月14日,她在国会听证会上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即日本存亡危机”,暗示自卫队将武力介入台海冲突。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中方严正交涉——外交部、国防部、国台办、驻日使馆四部门密集发声,解放军“中国军号”社交媒体账号更以日文警告:“必遭迎头痛击!”在东亚另一焦点独岛(日本称“竹岛”)问题上,高市早苗同样火上浇油。她声称“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直接挑战韩国主权神经。韩国外交部当即召见日本驻韩公使抗议,并要求拆除相关争议设施。韩国总统室更宣布,在正式文件中将东北亚三国表述顺序统一为“韩中日”,以示对日方挑衅的回应。俄罗斯与朝鲜亦未幸免。高市早苗被指“奉行复仇主义与修正主义政策”,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批评日本为迎合美国牺牲自身利益。朝鲜则痛斥日本为“千年宿敌”,拒绝其所谓“会晤提议”,并扬言“加倍讨还血债”。外交危机迅速传导至经济领域。11月17日,东京股市旅游相关股票遭投资者抛售,三越伊势丹百货暴跌10.64%,资生堂重挫11%,全日空控股下跌4.74%。野村综合研究所预测,中国政府发布的旅游提醒可能导致日本未来一年旅游消费收入减少2.2万亿日元,拖累实际GDP下降0.36%。这一数字远超日本政府预估的0.6%年潜在经济增长率,意味着访日游客减少将吞噬日本超半数经济增长动能。更严峻的是,日本第三季度GDP已出现六个季度以来首次萎缩,按年率计算下降1.8%。尽管官方将原因归咎于美国高关税政策与住房投资疲软,但舆论普遍担忧,中日关系恶化将进一步冲击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贸易往来。有日本网民留言:“比起扩军,我们更需要民生保障。”

  高市早苗的激进路线在日本国内引发跨阶层抗议浪潮。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公开批评其言论“破坏历届政府对台海问题的克制态度”,石破茂指责其“正迈向战争”。在野党立宪民主党议员质问:“要把日本拖进战争吗?”冲绳民众集会抗议军备扩张,直言“高市会把日本拖入战争”。

  学术界与媒体亦加入批判行列。学者高野孟指出,将“台湾有事”等同于“日本有事”是重大误判,是对日本民众的威胁而非威慑。日媒社论称:“高市的言论如同在干草堆中扔火把,将国家置于危险境地。”社交媒体上,“高市辞职”成为热搜,网民怒斥:“她用我们的未来赌博!”

  值得玩味的是,高市早苗试图倚重的美国盟友,关键时刻却与其保持距离。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意味深长地表示:“很多盟友不是真朋友,他们在贸易上占我们便宜。”此言被解读为对日本划清界限的信号。美国国务院虽重申“支持台海和平”,但拒绝为日本军事冒险背书。

  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暴露出日本外交的战略困境。高市早苗自以为通过讨好特朗普可换取支持,却忽视美国外交的实用主义本质——特朗普政府连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都轻描淡写为“美日关系中的小冲突”,岂会为日本火中取栗?

  高市早苗的言行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日本右翼势力试图突破战后体制的集中爆发。作为“安倍路线”的继承者,她早年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历史罪责、鼓吹“美日核共享”,此次更在核政策上态度模糊,拒绝承诺坚持“无核三原则”。这种危险动向引发俄罗斯强烈警惕,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直言担忧日本“拥核”风险。

  历史教训历历在目:1931年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时,同样以“维护地区安全”为借口;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日军在华北的挑衅行为与今日高市早苗的“台湾有事”论调何其相似。当日本领导人再次将国家命运绑上军事冒险的战车,国际社会有理由质疑:军国主义的幽灵是否正在复活?

  高市早苗的四面树敌,本质上是日本政治精英对历史正义的蔑视、对地区和平的挑衅、对民众诉求的忽视。这场外交危机不仅让日本付出经济代价,更使其在国际社会陷入空前孤立。当中国坚定捍卫主权、俄罗斯警惕核扩散风险、朝鲜严守历史底线、韩国维护领土完整,日本若继续执迷不悟,终将自食恶果。历史反复证明:逆潮流而动者必被时代抛弃,挑衅和平者终遭反噬。日本唯有正视历史、回归理性、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方能重建与邻国的信任,避免重蹈军国主义覆辙。否则,高市早苗的“政治豪赌”,终将把日本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