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庆寺文昌阁火灾系游客用香烛引发
【永庆寺文昌阁火灾系游客用香烛引发】11 月 12 日 11 时 24 分,江苏张家港市凤凰镇永庆寺突发火情。现场视频显示,凤凰山山顶的文昌阁从上到下燃起熊熊大火,浓烟在晴朗的天空中形成巨大灰柱,火光冲天,木质梁架在烈焰中噼啪作响,部分燃烧后的构件带着火星从高空坠落。当地消防救援部门接警后迅速调集多辆消防车赶赴现场,铺设水带展开灭火作业。截至当天下午,明火已被完全扑灭,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未蔓延至周边林区。
永庆寺绝非普通寺庙,其历史可追溯至东吴赤乌年间,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 年)侍御司陆孝本舍宅扩建后声名鹊起,成为杜牧诗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 的代表性古刹之一,与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齐名。这座古刹在明清两朝曾历经 6 次大规模修缮,最盛时寺基达 86 亩,殿堂楼阁鳞次栉比。然而岁月沧桑,原建筑在 1958 年遭拆除,僧侣遣散,古刹一度沉寂。直至 1993 年,当地按历史形制重建仿古建筑群,永庆寺才重获新生,并被列为张家港市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葬身火海的文昌阁,是永庆寺最具文化分量的建筑。元朝末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曾隐居于此潜心创作,寺内留存的洗砚池、磨剑石等遗迹,无声诉说着 “逼上梁山” 的创作往事。这座 1993 年重建的九角三层宝塔形阁楼,矗立在凤凰山之巅,登顶可将凤凰镇全景尽收眼底,既是寺庙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必访的文化地标。一位常客惋惜道:“以前逢年过节都来这里祈福,站在阁上看日落特别美,现在只剩断壁残垣了。”
火灾发生后,张家港市凤凰镇人民政府于 11 月 12 日 13 时 40 分通过 “江南美凤凰” 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初步说明火情处置结果,但未提及起火原因。11 月 13 日 15 时 49 分,张家港市官方再次通报,明确经初步调查,火灾系游客使用香烛不慎引发。永庆寺工作人员已证实,寺庙自火灾发生后立即暂停开放,恢复时间尚未确定,不过凤凰山景区其他区域仍正常对外开放。张家港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在灭火现场曾透露,因建筑为仿古建筑,木质构件密集,燃烧速度极快,“扑灭后基本只剩水泥框架了”。
这场火灾将重建古建筑的保护困境赤裸裸地摆在公众面前。尽管永庆寺是 1993 年复建的仿古建筑,却已被纳入张家港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011 年随凤凰山风景区一同获评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成为当地三大核心景点之一。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今年 9 月,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刚发布《关于调整公布部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两线范围的通知》,永庆寺赫然在列,明确了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但不到两个月,火灾便猝然发生。有文保专家指出,仿古建筑虽非原构,但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符号同样珍贵,其木质结构为主的特性,对消防设施配置、明火管控等要求更高,此次香烛引发的火灾,暴露出日常管理中仍存在疏漏。
一座承载着《水浒传》创作记忆的文昌阁,在火焰中轰然倒塌。虽然主体水泥结构得以保存,但木质部分已化为灰烬,那些与施耐庵相关的文化印记也随之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