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店提供小狮子叫醒服务 628元一晚
【酒店提供小狮子叫醒服务 628元一晚】近日,江苏宿迁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内的SU牛角村度假酒店因一项特殊服务登上热搜——628元一晚的“萌狮叫醒”服务引发全网热议。视频中,工作人员牵着幼狮进入客房,孩子惊喜接过牵引绳与小狮子互动的画面,让网友直呼“萌化人心”,但随之而来的安全、伦理与监管争议,也让这场“萌宠经济”的狂欢陷入舆论漩涡。据酒店订购页面显示,“萌狮叫醒”服务需提前预约,每日限量20间房,服务时段为上午8时至10时。住客需签署《亚洲狮叫醒服务协议》,支付628元即可享受包含餐饮任选、亲子乐园畅玩的套餐,并获得与幼狮7分钟近距离互动的体验。饲养员全程陪同确保安全,若错过叫醒时段,住客还可预约动物见面会。“孩子从前起床要哄半小时,现在主动设闹钟等‘狮子朋友’。”一位预订成功的家长在社交平台分享,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心理转变,让高价服务产生了情感溢价。截至11月10日,该服务未来两周已全部约满,酒店工作人员透露,部分住客甚至专程从外地赶来,只为体验这场“童话式唤醒”。
尽管酒店强调饲养员全程陪同,但狮子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即便幼年期仍保留捕猎本能。视频中,幼狮进入客房后曾短暂扑向窗帘,引发网友对“突发行为不可控”的担忧。有动物行为学家指出,陌生环境与人类近距离接触可能引发动物应激反应,而酒店客房的封闭空间放大了风险。
“让狮子每天重复叫醒流程,是对动物天性的压抑。”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李女士质疑。她援引《野生动物保护法》指出,利用野生动物进行商业表演需严格审批,且需确保动物福利。尽管酒店宣称“饲养资质合法”,但截至发稿,宿城区农业农村局尚未回应资质核查请求,而林业部门要求饲养单位需配备专业兽医、防疫设施等条件,酒店是否达标仍存疑。
宿城区文旅局表示,动物饲养资质不属其管辖范围;农业农村局暂未回应;市场监管部门则称“仅监管食品安全与价格合规”。这种“多头不管”的局面,让创新服务游走在灰色地带。对比重庆某酒店曾推出的“小熊猫叫早”服务(房价2000-3000元),同样因资质问题引发争议,最终因舆论压力下架,宿迁的“萌狮服务”是否会重蹈覆辙?
在亲子游同质化严重的当下,动物互动成为酒店突围的“流量密码”。从三亚的海龟共眠、长隆的熊猫早餐,到宿迁的萌狮叫醒,商家正通过“情感赋能”重构消费逻辑。SU牛角村度假酒店的创新在于,将单一服务升级为“住宿+餐饮+乐园”的体验链,让亲子游从“特种兵式打卡”转变为沉浸式度假。
“628元的定价看似高昂,实则精准击中中产家庭的需求。”旅游行业分析师王磊指出,这类客群愿意为“独一无二的体验”支付溢价,而酒店通过限量预约、协议签署等手段,既制造稀缺性,又规避部分风险。数据显示,该服务上线后,酒店周末入住率提升40%,周边民宿咨询量增长25%,带动区域旅游经济效应显著。
社交媒体上,网友观点呈现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合法饲养、自愿消费,何必上纲上线?”“孩子眼睛里的光,比任何说教都珍贵。”反对者则担忧:“今天狮子叫醒,明天老虎陪餐,野生动物终将沦为商业牺牲品。”“酒店隔音差的话,邻居怕是要被狮吼震醒。”更有网友犀利发问:“当动物被迫营业,我们失去的究竟是什么?”
这场争议的本质,是商业创新与公共利益的博弈。酒店通过“萌狮叫醒”实现差异化竞争,无可厚非;但将野生动物纳入服务链条,必须跨越安全、伦理与监管的三重门槛。正如评论所言:“远观而不接近,不是失去,而是让动物保持本真的样子。”真正的亲子教育,或许不在于与狮子共眠的瞬间,而在于教会孩子尊重每一个生命的边界。
截至发稿,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已成立专项小组核查酒店饲养资质,而SU牛角村度假酒店则表示,将优化服务流程,增加动物行为观察员配置,并公开资质文件以回应质疑。这场“萌狮叫醒”的风波,终将沉淀为行业创新的镜鉴——唯有在底线之上探索,方能让“萌宠经济”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