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礼乐,湾区新声
11月9日晚,笔者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见证了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开幕。这场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办的盛会,以“水”为媒,以“梦”为帆,在岭南大地拉开序幕。
开幕式是科技与文体艺融合的典范。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深圳企业的人形机器人敲响千年青铜句鑃,奏响《彩云追月》。这不仅是国家级运动会首次由机器人担任开幕嘉宾,更是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奏响青铜礼乐。这精准的毫米级控制与毫秒级同步,生动展现了大湾区作为创新高地的硬核实力。

作者供图
三地同心,制度优势
笔者长期关注大湾区发展,看著粤港澳三地代表团携手入场,更是感慨万千。作为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席,亲眼见证了我们从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到规则标准机制的“软联通”,再到如今人心相通的“心联通”的全过程。开幕式上,三地代表团携手入场,服装细节处处彰显“一家亲”。三地运动员共同点燃的火炬,更是粤港澳同心同向的象征。
这种高效协同,正是“一国两制”独特优势的生动体现。此次赛事实现的“无感通关”与多层级的沟通机制,都是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最佳注脚。
从试验田到发动机
在笔者看来,这场开幕式就是大湾区发展模式的缩影:广东的坚实制造业底盘,港澳的国际化视野与科研引擎,再加上“一国两制”的顶层加速器。
大湾区早已不是单纯的“试验田”,而是驱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当科技、体育、文化与创新在此交汇,全运会书写了一个关于协同与未来的崭新篇章。盛会终将落幕,但大湾区的创新故事,才刚刚翻开序章。
(本文作者为中国侨联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广东省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席庄守堃)
(本文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