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决定临时迁都 亚马孙雨林之城贝伦将成为临时首都!
创始人
2025-11-05 18:04:12
0

巴西决定临时迁都

  【巴西决定临时迁都】2025 年 11 月 4 日,巴西总统卢拉签署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案 ——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COP30)期间,将巴西首都从巴西利亚临时迁至亚马孙雨林腹地的贝伦市,迁都时间为 2025 年 11 月 11 日至 21 日。根据巴西政府发布的公告,此次临时迁都的核心时段为 COP30 会议正式召开的 10 天。在此期间,巴西行政、立法与司法部门将集体 “东迁” 至贝伦市,所有国家法令均需在贝伦登记生效,总统及部长签发的所有文件和指令均将注明签发地为贝伦。这一安排意味着,这座拥有 400 余年历史的港口城市,将在全球气候议程的关键节点上,首次承担起 “国家政治心脏” 的职能。贝伦市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是巴西帕拉州的首府,面积约 1059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 150 万,作为亚马孙雨林地区重要的交通与经济枢纽,其历史可追溯至 1615 年,拥有众多国家级文化遗产,但长期以来,这座被热带雨林环绕的城市,更多以 “亚马孙门户” 而非政治中心的角色存在。

  巴西政府明确表示,此次临时迁都 “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政治意义”,其核心目标直指两大议题。其一,强化亚马孙在国际环境议程中的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地区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量的 5%,其生态健康直接关乎全球气候稳定。然而,近年来森林砍伐率持续攀升,2024 年数据更显示,巴西亚马孙地区森林损失面积较前年激增 23%。通过将国家政治中心临时迁至雨林腹地,巴西旨在向世界传递明确信号:亚马孙的命运,就是巴西的命运,更是全人类的命运!其二,彰显巴西对气候治理的承诺。卢拉政府自 2023 年重新执政以来,将气候议题置于国家战略高度。2024 年,巴西提出 “亚马孙 2030 计划”,承诺到 2030 年实现森林砍伐零增长,并投入 200 亿雷亚尔(约合 38 亿美元)用于雨林保护。此次迁都恰逢 COP30 召开前夕,无疑是巴西以实际行动回应国际社会对 “气候行动滞后” 质疑的关键一步,更试图将其自然资源优势与全球性挑战相联结,强化在气候适应、减缓及气候融资方面的承诺。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巴西首次因国际会议临时迁都,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巴西就曾将首都临时迁至里约热内卢。​

  这一决策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回响,延续了巴西 “以首都功能调整推动国家战略转型” 的传统。1960 年,巴西将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内陆高原的巴西利亚,创造了现代城市规划史上的奇迹。彼时,迁都的核心目标是打破区域发展失衡,通过政治中心的内移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崛起。数据显示,迁都后的 30 年内,巴西利亚所在的中西部地区 GDP 年均增速达 6.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而此次临时迁都,虽无永久性地理变动,核心诉求却已发生本质变化:巴西利亚的迁都聚焦于经济地理的重构,而贝伦的 “临时政治中心” 地位,则直指全球气候治理的痛点。

  尽管迁都决策充满政治智慧,但贝伦的承接能力仍引发广泛关注。作为亚马孙地区最大的城市,贝伦长期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据帕拉州政府数据,该市目前仅拥有 3 条地铁线路,日均客运量不足 50 万人次,而迁都期间预计将有超过 2 万名政府工作人员、国际代表及媒体人员涌入。为应对挑战,巴西联邦政府已启动 “贝伦 2025” 紧急计划,确保与大会相关的主要工程在 11 月 1 日前全部竣工,包括谈判区域(蓝区)及贝伦主会场的临时基础设施。具体举措涵盖三大领域:交通升级方面,增开 10 条临时高速巴士专线,连接机场、会议中心与政府办公区;住宿保障上,征用 15 家酒店作为政府临时办公点,并协调周边城市提供住宿支持;数字基建则重点在会议中心部署 5G 专网,确保行政系统与巴西利亚的实时数据同步。 不过,城市仍需在酒店接待容量扩充、国际代表团交通协调、无障碍设施完善及舒适度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

  从深层意义来看,此次迁都绝非简单的地理变动,而是全球气候治理范式转型的缩影。长期以来,国际气候谈判多聚焦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分配,而巴西的决策,将 “地理政治” 引入了气候议程 —— 当国家首都与生态脆弱区重叠时,政治决策者将不得不直面环境危机的现实冲击。

  尽管迁都仅为期 10 天,但其象征意义已超越时间界限。巴西政府透露,COP30 期间将宣布三项重大举措,与临时迁都形成战略呼应。一是设立亚马孙国际气候基金,首期注资 50 亿美元,用于雨林保护与可持续开发;二是启动 “零毁林” 供应链计划,要求所有向巴西出口的大宗商品必须提供 “无毁林证明”;三是与印尼、刚果(金)组建 “热带雨林三国联盟”,共同推动全球雨林保护标准制定。这些举措标志着巴西正从 “气候议题的参与者” 转向 “规则制定者”,而贝伦这个曾被视为 “边缘” 的雨林城市,或将因此成为全球气候政治的新地标。​

  巴西的临时迁都,是一次大胆的政治实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承诺。当总统在贝伦的热带雨林中签署法令时,他签下的不仅是政策文件,更是人类对自然、对未来的契约。​10 天,或许不足以彻底扭转气候危机的趋势,但足以让世界看到:当一个国家愿意将政治心脏置于生态最脆弱的地带时,它所传递的,是对生存权的捍卫,对子孙后代的担当,以及对多边主义的坚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