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2月3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王丰铃)就叙利亚近日动荡局势,伊朗外长2日宣布,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和卡塔尔的高级代表或在本周末开会讨论。受访学者认为,各方都不想扩大叙利亚战火,料会促成停火协议。叙利亚战场与巴以、黎以战场联动,相互影响,中东局势仍取决于背后势力博弈。
叙利亚 图源:新华社
自11月27日以来,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发动突然袭击,与政府军在多地激烈交火,三天内闪电攻占第二大城市阿勒颇,并持续推进,拿下50多个村庄和城镇。叙政府军在俄罗斯支持下展开反击,并空袭了武装分子据点。
叙利亚2011年内战爆发后,成为美国、俄罗斯、伊朗、土耳其等多方势力的角斗场。对于本次局势升级,各国已展开协商。俄总统普京与伊总统佩泽希齐扬2日通电话,双方表达了对叙政府的支持。土外长费丹与伊外长阿拉格齐同日会晤,呼吁避免紧张局势升级。费丹也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交换意见。
各方势力拉锯下,叙利亚局势会否失控?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建3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各方都不想扩大冲突,叙利亚乱局应不会长期持续,料各方会促成停火协议,作为权宜之计,平息本轮冲突。不过,各方都没有能力彻底解决叙利亚问题,只能无限拖延,可能今后还会出现各种问题。
李伟建分析,从叙利亚阿萨德政府的支持者来看,伊朗不会放任影响力被削弱,定会出面,可能提供无人机等装备,充实叙政府军的实力。俄罗斯在叙利亚有军事基地,也可从本土调更多战机支持,直接参战。俄伊目的是尽早扑灭火苗,制止反对派继续扩充力量,打破此前好不容易建立的平稳局面。也因此,俄伊不会帮助叙政府收复全部领土。
李伟建续指,反对派的支持者都面临各自的重要议题,关注点并不在叙利亚,反倒希望保持现状。土耳其支持部分反政府武装,但又要避免叙境内库尔德武装壮大,波及本国政府与库尔德人之间的冲突。美国也顾虑重重,一方面透过支持反对武装,控制当地石油通道,一方面又忌惮恐怖组织借机扩大。以色列可能会暗中支持这些反政府武装,但应不会公开介入。
巴以硝烟依旧,黎以停火协议墨迹未干,叙利亚烽烟又起。有分析认为,这可能导致中东地区新增一条暴力战线。
李伟建认为,叙利亚局势无疑会对整体中东局势造成影响,各战场关联性极强,背后都站著美、以、伊等国,都不愿对方获利。但影响是互相的,若各方精疲力尽,促成巴以、黎以停火,也不会任由叙利亚内战重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