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2月4日电 香港多份报章4日对财赤、及粉岭高球场建公屋议题发表社评。
《文汇报》发表社评:理性看待财赤 把握机遇积极开源
香港特区政府估算本年度财政赤字逾1000亿。长远而言,香港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障财政稳健有源源活水。建设北部都会区、发展创科产业,事关香港提升核心竞争力,不能因为暂时的财赤而放慢发展脚步,相反应该著眼长远,特区政府和工商界携手合作、加大投资,香港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增长,为未来的财政收入提供增量来源,香港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市民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明报》发表社评:高球场建屋如若无心 无谓再浪费时间做戏
粉岭高尔夫球场环评报告司法覆核,高院裁定环评报告不符合规定,当局若要兴建公屋,须重新咨询。有关粉岭高球场的问题,社会讨论了10多年,面对既得利益压力,政府一再退让,仅收回32公顷“旧场”用地,并建议将其中9公顷土地用来建屋。反对一方所采取的策略,一言蔽之就是拖字诀,令建屋计划“缓不济急”,再彻底否定发展需要,变相还原土地用途。倘若当局已失去推进建屋计划的政治意志,只是想找下台阶,就无谓再浪费时间,然而政府必须紧记初衷,这32公顷土地现已属公众地方,再非私人游乐场地,就算不建屋,日后如何使用及发展,都必须以普罗大众而非权贵的利益为依归。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粉岭高球场诉讼的启示
其一是法律问题。香港是个法治社会,虽然坊间对利用高尔夫球场土地兴建公屋的诉求不小,政府也顺从民意尽最大可能、尽最大努力矢志解决市民住屋难题;可是,并非所有土地都可拨作建屋用途,包括可以因此凌驾性地忽视环评要求,此乃各界必须准确认知和了解的。其二是平衡问题。保育与发展诚须平衡,不能顾此失彼;同一道理,经济与民生亦须平衡。粉岭高球场是香港举办盛事的一大平台,过去已举办了多场国际赛事,明年亦将举办全运会高球比赛。在这一知名度高、有巨大发展潜力场所进行任何新的开发和建设,理应在环评方面做细做实,在促进发展与增加住屋两者之间好好兼顾。其三是要举一反三、引以为诫。今次诉讼只是个案,其对全局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随著北部都会区建设深入推进,本港势必进入新的大开发阶段,大大小小的项目将陆续上马。若其他项目遇到同样情况,则叠加起来的影响就不可小觑。以北部都会区为例,环保署今年5月已有条件批准牵涉新田科技城的环评报告,目前亦正面对司法覆核挑战,法庭已批出明年6月审理。至于交椅洲人工岛,施政报告提出会稳慎推展,年底前启动项目填海部分的环评程序,目标在明年完成审批工作。凡此种种,有关方面必须做好前瞻应对,以免建地造地的进度及数量受到阻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