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小黑屋密密麻麻的正字
【缅北小黑屋密密麻麻的正字】墙壁上密布的“正”字计数与暗红的血手印,无声地诉说着被囚禁者的绝望日夜,也成为了揭露缅北电诈园区罪恶的关键罪证。“我觉得我可能要死在这里了。”这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在缅北电诈园区小黑屋里留下的最后讯息。当警方通过DNA比对找到他时,那个留在墙上的血手印成了他对那段黑暗日子最触目惊心的控诉。在专案组对徐老发集团犯罪证据的勘验过程中,一间小黑屋墙壁上的血手印和密密麻麻的“正”字记录,是受害者用身体留下的最直接的控诉。这些被囚禁的受害者,每过一天就在墙上画下一笔,直到写满整面墙壁。
2025年10月17日,公安部通报侦破缅北果敢徐发启(徐老发)犯罪集团专案。9月17日至19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以徐老发为首的犯罪集团,利用其在缅甸果敢地区的影响力,与电诈犯罪集团合作,陆续修建、租用了天子酒店、东城产业园、包包寨、311大厦等14个诈骗园区。徐老发通过掌控的400余名民兵对诈骗园区提供武装庇护,放任“金主”暴力管控、虐待、殴打甚至杀害犯罪团伙中不服从管理、不能完成诈骗业绩的底层电诈人员。
在专案组的勘验过程中,一间小黑屋墙壁上的发现让办案人员震惊不已。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大数据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康健回忆:“小黑屋的墙上画了很多正字,画一笔就代表关了一天,画了一排一排的,还有一些是写的12345,我看到有一面墙上他已经写到了31了,又开始起新的一个月了。”这些遍布于墙壁四周的各种血迹和密密麻麻的文字,让专案组成员第一次感到了“非法拘禁”不再只是法条里的一个罪名,而是无数个绝望瞬间的凝结。更令人心碎的是,警方通过墙上的血手印进行DNA比对后,找到了当时的受害人——一个因为电诈业绩不好被殴打的小伙子。他在不见天日的小黑屋中感觉到人生无望,那句“我觉得我可能要死在这里了”成为他对这段经历最痛苦的陈述。
徐老发电诈园区内的暴行,远不止非法拘禁这么简单。虐待、殴打、吸毒、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等,在徐老发的电诈园区也一样不落。因为业务不熟练,卿某某被用竹片挑断了手筋;因为不服从管理,邱某某的手指就被硬生生剁掉。回流人员邱某某讲述了更为恐怖的经历:“手指还剩一半,感染了化脓。骨头被腐蚀后,我自己把手指掰断了。掰断之后,过了四个多月就成这样子了。砍下来的手指被放到罐子里拿来泡酒,他把公司里的人都叫出来看,说杀鸡儆猴。”
经侦查查明,2019年以来,以徐老发为首的犯罪集团组织了大量人员,对我国公民大肆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该犯罪集团涉嫌诈骗、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多项罪名,涉及诈骗案件3400余起,诈骗数额达11亿余元。在徐老发的庇护纵容下,为管理、控制电诈人员,园区的管理人员通过虐待、殴打以及“黄赌毒”等手段威逼利诱,甚至杀害不服从管理、无法完成诈骗“业绩”的人员。
2023年9月,公安部部署重庆公安机关对缅北果敢徐老发犯罪集团开展专案侦办。同年12月,在掌握徐老发犯罪集团大量违法犯罪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公安机关依法对徐老发公开悬赏通缉。2024年1月30日,依托中缅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缅甸警方抓获徐老发并移交我方。为全面查清违法犯罪事实,在中缅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框架下,我公安机关派出专案组冒着缅北战事风险,联合缅执法部门开展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查获大量关键物证。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家族微型化、更善于“模块化”发展的新兴势力,其犯罪行为虽然更隐蔽、成本更低,但暴力性却一点也不亚于“四大家族”。徐老发手下的每个诈骗园区由若干诈骗窝点构成,“盛源集团”负责提供作案场地、食宿地及武装保护,由代理组织招募诈骗人员实施诈骗犯罪。公司通过收取各诈骗窝点人头费并提成诈骗业绩来攫取利益。犯罪嫌疑人罗某军供述,“民兵队架构明确,主要职责是为诈骗园区看场子,防止人员逃跑,还要帮诈骗老板当警卫。”
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缅北涉我犯罪专项工作以来,中缅双方通过警务执法合作和一系列打击行动,累计抓获5.7万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中国警方与缅甸执法部门的合作不断加强,成功将多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移交中方。这不仅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告慰,更是国家维护公民安全、打击跨境犯罪的坚定决心。
那些小黑屋墙上的血手印和正字,终于等到了见证犯罪集团覆灭的这一天。随着徐老发犯罪集团的覆灭,这些无声的控诉也警示着世人:缅北不是致富的天堂,而是人间的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