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原省长金湘军被“双开”
【山西省原省长金湘军被“双开”】10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重磅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山西省委原副书记、省政府原省长金湘军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这一决定不仅刷新了山西官场反腐纪录,更以“双开”处理正部级高官的雷霆手段,向全社会传递出“反腐没有禁区、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金湘军的人生履历堪称“技术官僚”的典型样本:1964年生于湖南江华,1987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1990年获得成都科技大学管理工程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深造。这位兼具工学与管理学背景的“双博士”官员,曾被视为改革派干将——在广西玉林任市长期间,他力推“岭南文化名城”建设,主导玉东新区开发;调任防城港市委书记后,成功打造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在天津任职期间,他负责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制度创新。然而,权力与市场的双重诱惑最终击碎了这位“学者型官员”的理想信念。调查显示,金湘军存在五类严重违纪违法行为:政治层面,他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敷衍应付重大政策;组织层面,在函询时隐瞒问题,利用干部选拔任用权收受财物;廉洁层面,安排亲属“吃空饷”、违规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甚至搞权色、钱色交易;生活层面,长期接受私营企业主“保姆式”服务,公私界限彻底模糊;经济层面,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中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他白天还在主持政府常务会议,晚上就被带走调查。”一位山西政界人士的回忆,折射出这位正部级高官“台上讲廉政、台下搞腐败”的荒诞两面性。
此次处理决定创下多个“首次”:金湘军成为二十届中央委员中首位被“双开”的正部级干部;中央纪委罕见地同时宣布终止其党的二十大代表资格;处理程序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法规,经中央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
“这绝不是简单的个案处理,而是制度反腐的标志性事件。”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庄德水分析指出,从2025年4月10日金湘军在住所被带走,到10月10日正式宣布“双开”,历时半年的调查充分体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的法治要求。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央纪委同步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并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形成“纪律审查+司法追责”的完整闭环。
金湘军案暴露出的问题,与山西近年来“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余毒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山西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313起,其中67%涉及能源审批、土地出让等高风险领域。作为煤炭大省,山西曾因聂春玉、白云等多名省委常委落马引发震动,而金湘军在广西、天津、山西三地的跨地域晋升轨迹,更引发对“流动腐败”的警惕。
“他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广西和天津期间,但危害延续至山西。”中央党校教授王立峰指出,金湘军在玉林主政期间的大拆大建、防城港时期的边贸经济快速发展,均伴随政商关系“亲清不分”的举报。这种“带病提拔”现象,暴露出干部选拔监督机制的深层漏洞。
此次中央巡视组进驻山西与省长落马的“无缝衔接”,恰恰彰显了巡视制度的利剑作用。2025年中央第五轮巡视启动后,山西作为重点省份接受“政治体检”,金湘军案成为“边巡边查”的典型案例。正如山西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专题学习会上强调的:“要以金湘军为反面典型,深刻汲取教训,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引向深入。”
金湘军被“双开”的消息公布后,舆论场呈现两极反应:一方面,网民纷纷点赞“反腐无死角”;另一方面,也有声音质疑“为何高学历官员更易堕落”。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指出:“学历与道德无关,权力监督缺失才是腐败滋生的温床。金湘军案再次证明,无论技术型官员还是实干派,只要背离初心,终将沦为阶下囚。”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已有15名中管干部落马,其中3名为正部级。这种“打虎”“拍蝇”同步推进的态势,印证了中央“反腐败斗争一刻不能停”的坚定决心。更深远的是,案件处理过程中展现的制度自信——从终止党代表资格到追认党籍处分,从收缴违纪所得到司法移送,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法治反腐的成熟。
金湘军从“改革先锋”到“反面教材”的堕落轨迹,为所有掌权者敲响警钟。正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所言:“他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这警示我们,反腐败斗争不能仅靠“事后查处”,更要构建“事中防控”“事前预警”的完整链条。山西的政治生态修复仍在路上。金湘军案后,山西省委立即部署“以案促改”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能源领域利益输送、干部选拔任用不规范等问题。这种“查处一案、治理一域”的实践,正是对“反腐败斗争持续向纵深推进”的生动诠释。当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当监督的探头无处不在,任何心存侥幸的腐败分子都将无处遁形。金湘军的结局,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对所有公职人员的警示:权力是双刃剑,唯有敬畏法纪、坚守初心,方能行稳致远。这场没有终点的反腐斗争,终将为中国式现代化铺就清朗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