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台独”拼凑造潜艇自不量力
【国防部:“台独”拼凑造潜艇自不量力】10月10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蒋斌大校在例行记者会上,就台湾首艘“自制潜艇”海鲲号建造遇阻一事作出强硬回应:“民进党当局罔顾台湾民众安全福祉,浪费血汗钱‘以武谋独’,在害台毁台的邪路上一意孤行。所谓‘自制潜艇’不过是花巨资组装拼凑的废铁,在解放军面前不堪一击,完全是自不量力!”这场持续三年的“潜艇闹剧”,在技术困境、人才流失与军事现实的三重挤压下,正走向彻底溃败。海鲲号潜艇的“技术硬伤”早已不是秘密。据台海军前顾问郭玺披露,该潜艇至今未完成战斗系统整合,动力、风力等关键系统仍依赖对讲机进行人工指挥。更荒诞的是,因设计反复修改,已定制的船壳被迫作废——原计划采用瑞典6具主机,后改为英国2具大型主机,导致压力壳增厚、重量失衡,整船设计需推倒重来。“这根本不是现代潜艇,而是用对讲机指挥的铁壳子。”郭玺的嘲讽直指要害。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已承认,原定2025年11月交付的海鲲号无法按时交舰,而后续7艘潜艇的预算更因设计变更暴涨40%。每艘潜艇原计划350亿元新台币的预算,如今连60%的装备都买不全,若要配齐系统,单艘成本将突破500亿元。海鲲号的溃败,本质是“台独”势力人才体系的全面崩盘。项目灵魂人物、台前“海军司令”黄曙光于2025年9月突然辞职,彻底脱离潜艇自造项目。而承担制造任务的台船公司,两任董事长郑文隆、黄正弘接连“下台”,管理层陷入瘫痪。
“唐华(台‘海军司令’)对潜艇一窍不通,却大权独揽,气走黄曙光后,项目彻底失控。”郭玺在记者会上痛斥。据内部文件显示,唐华将量产计划从“2-3-2”模式(2艘设计、3艘量产、2艘优化)改为“一次性做完8艘”,导致所有已签合同作废,供应商被迫重新报价。更讽刺的是,台船在未获海军核准预算的情况下,已提前订购船壳,结果因主机变更全部报废,损失超百亿元新台币。
国防部发言人蒋斌的警告,背后是冷硬的军事逻辑。海鲲号潜艇的技术参数显示,其排水量、续航力、静音性能均不及解放军现役潜艇的1/3。更致命的是,台湾缺乏潜艇维护、训练与作战体系,即便勉强服役,也难以突破解放军的反潜网络。
“所谓‘不对称战力’,不过是民进党当局的心理安慰。”军事专家指出,解放军已构建涵盖卫星、无人机、水面舰艇与潜艇的多层反潜体系,台湾潜艇尚未出海便可能被锁定。2023年9月海鲲号下水时,国防部曾严正声明:“不过是螳臂当车,终将自取灭亡。”如今两年过去,这句预言正被现实印证。
这场耗资3152亿新台币的“潜艇闹剧”,已引发台湾社会强烈反弹。民众质问:“用对讲机指挥的潜艇,如何保护台湾?”“3152亿够建多少所学校、医院?”民调显示,超65%的台湾民众反对继续投入潜艇项目,要求将预算用于灾后重建与民生改善。
“赖清德当局把纳税人的钱烧在废铁上,只为满足自己的‘台独’野心。”台湾学者痛批。事实上,从陈水扁时期的前期准备,到蔡英文2016年启动“海昌计划”,再到赖清德喊出“15年造8艘”,所谓“潜艇自造”始终是政客操弄“抗中保台”的道具。如今项目濒临崩溃,暴露的不仅是技术无能,更是“台独”势力将台湾推向战争边缘的疯狂。
国防部的严正警告,绝非空言。从2023年9月海鲲号下水时被斥为“螳臂当车”,到2025年6月被嘲“纯属心理安慰”,再到如今被断言“自取灭亡”,解放军的立场一以贯之:无论“台独”势力购买多少武器、拼凑多少装备,都阻挡不了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
“民进党当局每花一分钱在军事对抗上,就离灾难深渊更近一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的警告振聋发聩。3152亿新台币本可改善民生、促进交流,却被政客挥霍在注定失败的“潜艇梦”上。这场闹剧的终局早已注定:当“台独”潜艇连系统指挥都做不到时,所谓的“不对称战力”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笑话;当民进党当局执意“以武谋独”时,等待他们的必将是历史的审判与人民的唾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任何试图分裂自己国家的行为,都不会得到支持,也注定失败。“台独”势力的“潜艇闹剧”,终将沦为历史垃圾堆中的一则荒诞注脚。而两岸同胞携手共进的未来,才是台湾真正的出路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