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火爆!节后错峰出游的“大聪明们”赚到了 精打细算错峰出行,无奈遍地都是“中国人”!!
创始人
2025-10-10 17:03:17
0

节后错峰出游的“大聪明们”赚到了

  【节后错峰出游的“大聪明们”赚到了】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热度空前,文化和旅游部今日公布的数据令人瞩目。在国庆中秋长达8天的假日里,全国国内出游人次高达8.88亿,相较于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了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达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长了1081.89亿元。在这股旅游热潮中,节后错峰出游现象格外引人关注,不少游客化身“大聪明”,选择在节后开启旅程,收获了独特的旅游体验。尽管国庆中秋假期已过,但节后错峰出游的热度并未减退。记者从北京一家旅游预订门店了解到,该门店节后出境游预订情况十分火爆,较去年增长了20% - 25%。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越来越多的游客倾向于避开国庆期间的人流高峰,选择在节后以更加从容的姿态踏上旅途。根据去哪儿平台数据,10月9日至11日,境外热门目的地酒店预订量同比激增近一倍,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长线产品预订量翻倍,日本东京、大阪的民宿早在8月底便被订满。这一现象与国内游客“拼假错峰”策略密切相关——超三成上班族选择“请3休12”延长假期,将返程高峰推迟至10月12日,直接拉动节后境外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2倍。以冰岛为例,雷克雅未克租车需求在国庆期间暴增210%,中国自驾游客为追逐极光、冰川等独特景观,不惜在节后以更高价格预订资源。而埃及、南非等非洲目的地,因野生动物观测、沙漠穿越等深度体验需求,酒店预订量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30%。即便是传统热门目的地日本,也因红叶季与错峰客流叠加,东京、京都的酒店价格较平日上涨40%。

  来自四川的小胡(化名)在一家咖啡店工作,工作时间相对灵活,这为她选择错峰出行提供了便利。10月6日,小胡踏上了前往韩国的旅程。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国庆前几天,从成都飞往首尔的机票价格高达两千多元,而国庆后几天预订,机票价格降至一千多元。“我这次在韩国玩一周,花销最多六千,加上往返机票也不过万。”小胡感慨道,“这样算下来,与其在国内假期的人山人海中挤来挤去,不如出国好好玩一趟。”

  然而,小胡的错峰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她原本期望的悠闲旅程还是遭遇了小插曲。“我下飞机就看到了国内来的旅游团,在弘大、明洞这些热门商业区逛街的时候,随便走两步就能听到说中文的。”小胡无奈地表示,“而且韩国那边很多店都能用支付宝、微信支付,感觉明明出了国,却还是有在国内的错觉。”

  尽管如此,错峰出游依然有着独特的优势。除了机票价格的大幅下降,景区的人流量相对减少,游客能够更加从容地欣赏风景、体验当地文化,不必在排队和拥挤中消耗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些时间灵活的游客来说,错峰出游无疑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业内专家表示,节后错峰出游热度的持续,反映了消费者旅游观念的日益成熟。游客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节假日出游,而是更加注重旅游的品质和体验。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错峰出游有望成为一种更加普遍的旅游方式。同时,旅游企业也应顺应这一趋势,推出更多适合错峰出游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与往年“走马观花”的跟团游不同,2025年国庆出境游呈现“短线自由行+长线深度游”的分化特征。携程数据显示,5-6天的短线游中,马尔代夫、巴厘岛等自由行产品占比达54%;而10-13天的长线游中,跟团游占比超65%,“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11日游”“北欧五国13日游”等产品热度居高不下。

  这种转变背后,是中国游客对“体验感”的极致追求。租租车市场负责人张晓珑指出,国庆期间出境自驾需求同比增长11.6%,冰岛、马来西亚、阿曼等地的租车时长平均延长7%,反映游客更倾向利用长假进行深度探索。在西班牙,中国游客不再满足于参观高迪建筑,而是通过包车游深入安达卢西亚乡村,参与橄榄油制作、弗拉门戈舞蹈等在地文化体验;在日本高松,自由行产品增设艺术节礼包、市中心酒店接驳服务,甚至支持加购一日游项目,精准契合年轻女性游客“高颜值、强文化”的需求。

  当中国游客涌向海外时,入境游市场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的机票量同比增长33%,覆盖近百个城市。韩国、日本、蒙古游客成为主力,其中蒙古游客预订量同比激增9倍,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大同;荷兰游客增长7倍,偏好丽江、银川等小众目的地。这一趋势与中俄互免签证政策密切相关。国庆期间,俄罗斯游客入境预订量同比增长75%,北京、上海、三亚等地酒店迎来大量说俄语的游客。为承接这波客流,国内景区加速服务升级:北京颐和园、天坛等五大公园安装3200余台中英文导览器,白塔寺、孔庙等博物馆开通英文线上导览专区;山西大同通过拓展国际航线,入境游预订量激增7倍,云冈石窟外常见举着自拍杆直播的海外游客。

  尽管错峰出游成为主流选择,但黄金周旅游的“性价比困境”仍未根本缓解。国内层面,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率不足50%,迫使游客集中使用公共假期;海外层面,欧洲、非洲等长线目的地受季节限制,国庆成为最佳出行窗口。双重因素叠加下,即便选择错峰,游客仍需面对资源紧张、价格高企的现实。

  以埃及为例,国庆期间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00%,但游客反馈“卢克索神庙人比庙柱还多”,热气球项目需提前3天预约。而在日本京都,岚山竹林小径在10月5日后仍挤满举着自拍杆的游客,当地民宿老板直言:“中国游客错峰来了,但日本秋色不等人,大家都想在红叶最盛时打卡。”

  解决错峰出游的“伪命题”困境,需从供需两端发力。政策层面,可借鉴法国“假期奖金”制度,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落实带薪休假,将长假压力分散至全年;市场层面,景区应加快动态定价机制建设,如黄山对非周末时段实施门票折扣,分流高峰客流;技术层面,利用大数据预测客流,杭州西湖通过预约系统将高峰时段游客量降低15%,为其他景区提供借鉴。

  当错峰出游从“策略”变为“刚需”,中国旅游市场正经历一场静默的变革。从“人从众”到“慢体验”,从“打卡”到“融入”,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游客的幸福感,更考验着全球旅游产业链的协同能力。或许在未来,当带薪休假真正落地、全球旅游资源均衡分布时,“错峰”二字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场说走就走、从容自在的旅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