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1月22日电 题:香港复苏现况的内外温差
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
刚刚闭幕的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嘉宾阵容堪称历来最强,北京官员亲临出席肯定香港特殊地位;“金融大鳄”均对香港投资市场表示乐观,这与香港在各项最新国际排名情况相符。另一方面,也有声音认为经济复苏不算太乐观,这种内外温差,值得思考。
香港街头。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从本地的经济数据来看,最新公布的香港第三季度实质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1.8%,上一季增长3.2%。首三季合计,实质按年增长2.6%。全球范围来看,此成绩属于中等偏上,但“拚”经济的香港,目标更高。“财爷”陈茂波预警,全年经济增长预计将处于原预测区间靠近下限的水平。
拆开经济数据看近一些,相较今年二季度,三季度香港经济疲弱受到货物出口增长明显放缓影响:由二季度的7.5%降至4%。今年以来备受关注的私人消费,下跌态势未明显改变,尽管跌幅由今年二季度的1.6%收窄至1.3%,但受到市民离港消费的影响,服务顺差进一步下跌的态势仍在持续。
然而,无论是在国际金融中心方面,还是自由经济体的排名上,香港一直呈现有所提升的态势。
在生意人最看中的经济自由度,加拿大智库菲沙研究所发布的《世界经济自由度2024年度报告》,香港重回世界第一。在国际金融中心的激烈竞争赛道,香港重回全球三甲稳列“纽伦港”。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2024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位列全球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领域香港也拚出佳绩。《2024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重返十大之列,由2023年的第16位大幅跃升至第9位;数码竞争力排名上升三位至世界第七。这两项排名,狠狠打脸了“人才流失”和“创科无名”的质疑声。
这些成绩,有赖于特区政府以专注、主动、积极的态度,持续提出诸多措施,如抢人才、抢企业已有一定成效,但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以“八大中心”建设为基准引入各领域紧缺人才。
为何内部的数据和感受,与外部的国际排名,会有两种温度呢?
有分析指出,香港内部的一些消费数据和市民观感之所以会比较低迷,源自于环球利率环境。在短期内,香港经济面临著诸多不同的挑战,其中许多挑战实际上源于此前加息较为急促。利率对存款的吸引,影响了消费、股市、楼市等复苏进展,而这些恰恰是社会“有感”的领域。
相比起疫情期间的“外冷内温”,目前香港的复苏状况内部还欠缺气候。但国际排名提升对内部经济只会增益,如不少投行高层已经真金白银在港买豪宅,或自住或投资。
内部的经济复苏,由每一个香港人、每一家商铺组成。疫情期间特区政府发消费券、支援中小企业,得以让消费畅旺、惠及商家。如今面向全世界竞争的香港,一些商家正在想办法转变,或让利或转模式,但仍需要更多的社会能量聚拢,才能与“有为政府”结合,炒热内部经济温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