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一针救命药进医保 70万到3万的“生命定价”革命!
创始人
2025-09-29 08:03:23
0

70万一针救命药进医保

  【70万一针救命药进医保】2025年9月,济南高新区一所小学的教室里,7岁半的小石头(化名)坐在定制坡道旁的课桌前,用电动轮椅上的按钮控制着电子课本翻页。这个曾被预言活不过2岁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如今正以特殊的方式开启人生新篇章。而支撑他走到今天的,是一支从70万元降至3万元的“救命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这场持续三年的医保谈判,不仅改写了无数罕见病家庭的命运,更在中国医疗保障史上刻下里程碑式的印记。2018年3月,小石头出生时与其他婴儿并无二致。但8个月后,当同龄孩子开始爬行时,他却连抬头都显得吃力。经多家医院辗转诊断,这个家庭收到了“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判决书——一种会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的遗传性神经疾病,患者平均寿命不足2岁。“当时国内没有特效药,国外有一种药一针要90万元,一年六针就是500多万。”小石头的父亲马恒祥回忆道。2019年初,诺西那生钠获准进入中国,但单针70万元的价格让这个工薪家庭陷入绝境。他们尝试通过康复训练延缓病情,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肌肉逐渐萎缩。转机出现在2020年。随着SMA疾病认知度提升,药企主动将价格降至55万元/针,并通过“买赠”政策让患者获得一年用量。但即便如此,年治疗费用仍高达400余万元。马恒祥作为电视台记者,在病友群中发起呼吁,甚至赴北京反映诉求,却因当时医保谈判经验不足、药企申报意愿低而屡屡碰壁。2021年成为命运转折点。当年12月,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与药企展开8轮拉锯战,将诺西那生钠价格从55万元砍至3.3万元/针。这场被网友称为“灵魂砍价”的谈判,其核心在于构建患者、企业、医保基金的三方平衡:罕见病药物研发成本高昂,但患者群体小、用药持续性强,必须通过政策创新实现可持续供应。

  “一片药也是大民生。”2024年医保目录谈判中,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的这句话,道出了制度设计的温度。当年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氯巴占从3元/片降至2.11元/片,谈判组组长穆安娜“1分1毛也要争取”的坚持,让6万名患者看到希望。这种从“压价”到“价值购买”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医保体系走向成熟。

  数据印证着变革的成效:诺西那生钠纳入医保后,2022年国内销量增长260%,2812名患者使用14206针,分别是前一年的10.5倍和41.5倍。小石头的家庭年治疗费用从400余万元降至10万元左右,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更降至可承受范围。

  2025年9月新学期,小石头的入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为这位特殊学生铺设坡道、预留轮椅车位,甚至为陪读的爷爷安排休息室。这背后是济南高新区教育文体部、残联等多部门的协同努力——从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到无障碍设施改造,一场关于“包容性教育”的实践正在展开。

  “现在每年仍有挑战,比如康复训练的衔接、爷爷奶奶年龄增大后的照护问题。”马恒祥坦言。但小石头的案例已为罕见病群体开辟新路径:2023年1月,第二款SMA治疗药利司扑兰进入医保;2025年初,齐鲁制药等企业申报诺西那生钠仿制药,价格有望进一步下探。更值得关注的是,社会认知正在转变——病友群入群人数减少,反映产前筛查普及;医疗机构MDT(多学科诊疗)团队建设加速,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服务。

  这场“生命定价”革命,本质上是公共政策与市场机制的深度融合。药企在价格让步中换取市场扩容:诺西那生钠专利2030年到期前,仿制药已提前布局;氯巴占国产化后,企业通过医保准入实现“以量换价”。而政府则通过“双通道”购药机制、城市定制型商业险(如齐鲁保)等创新,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

  “以前看不起病,现在是挑着药买。”网友的评论折射出民众获得感的提升。数据显示,2025年医保目录新增91种药品,抗癌药奥希替尼月均费用从1.5万元降至5580元,降压药络活喜价格降幅达67%。这些变化背后,是每年动态调整机制下,医保基金对创新药的持续支持——2025年新增17种抗癌药中,9种为国产创新药。

  当小石头在教室里用电子屏学习时,广东茂名的小“米粒”正在接受今年第一针诺西那生钠注射。这个曾因治疗花光积蓄、欠下高债的家庭,如今每年自付费用不足万元。“国家把药纳入医保,让我们有了坚持的动力。”母亲杜佳的话,道出了无数患者的心声。从70万到3万,这组数字的变迁远不止于经济账。它见证了中国医保体系从“保基本”到“兜底线”的跨越,彰显了制度对生命权的尊重。当政策温度与市场活力形成共振,当社会包容与个体尊严彼此成就,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家庭的重生,更是一个文明社会对“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