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学生连续上3周夜班后猝死
【大二学生连续上3周夜班后猝死】近日,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小翔(化名)在物流企业实习期间,因连续三周上夜班不幸猝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家属质疑,小翔的猝死与长时间高强度工作、高温天气以及长期熬夜导致的过度劳累有关。据小翔家属悲痛地介绍,小翔于今年8月满怀憧憬地踏入某物流企业,开启了他的实习之旅,主要承担分拣等繁重的体力劳动任务。从8月25日至9月13日这漫长的20天里,小翔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没有获得哪怕一天的休息时间。他始终坚守在夜班工作的岗位上,在昏暗的灯光下,机械地重复着分拣动作,持续高强度地运转着,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翻开那详细记录着小翔工作安排的排班表,能清晰地看到,小翔在8月份的排班天数竟然达到了26天,仅仅休息了5天,这意味着他几乎整个月都在忙碌地工作。进入9月,排班情况依旧没有得到改善,同样排班26天,休息天数却减少到了4天,工作强度进一步加大。原本,按照既定计划,小翔要在8月25日至9月15日这段时间内连续工作,就像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只是后来因为一场突发的意外,这一持续工作的状态才被迫中断,否则真不知小翔的身体还能支撑多久。
在这段忙碌且疲惫不堪的实习期间,小翔每月的实习薪资固定为6900元。对于这份收入,小翔母亲回忆道:“孩子之前就跟我说过工作特别累,每天回来都累得瘫在床上,话都不想说。可我当时也没太往心里去,想着年轻人多吃点苦也没什么,怎么也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啊。”说到这里,小翔的母亲眼含热泪,声音哽咽,双手不停地颤抖。她提到,当时正值高温天气,物流仓库里就像个蒸笼一般,温度高得吓人。仓库里没有有效的降温设备,只有几台老旧的风扇在呼呼地吹着,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熬夜加班,身体渐渐就支撑不住了,就像一根绷紧的弦,随时都有断裂的危险。家属们一致认为,企业这种高强度的排班方式,以及缺乏合理休息的安排,是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然而,对于家属的指责,校方表示并未收到小翔关于过度疲劳的反馈。学校工作人员称,平时也会关注学生的实习情况,但小翔从未向学校反映过自己工作太累、休息不足等问题。而涉事企业则坚决否认存在强制加班的情况,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只是根据业务需求安排工作,员工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加班。学校工作人员称,目前鄂州市有关部门已经协同相关各方展开了全面调查,会深入到企业、学校以及与小翔有过接触的人员中进行详细了解,具体的情况还是要以最终的调查结果为准。校方也会积极协助家属推进后续的善后处理工作,安排专人与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且会给予家属一定的人道主义关怀,帮助家属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企业作为学生实习的直接接收方,对于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安排以及劳动保障,无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小翔的排班表不难看出,8月排班26天、休息5天,9月排班26天、休息4天,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安排,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劳动负荷。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在长期高强度工作且缺乏足够休息的情况下,身体都会出现问题,更何况是一个还在实习的学生呢。
即便企业再三否认强制加班,但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学生们往往有着诸多顾虑。他们担心拒绝不合理的工作要求会影响自己的实习评价,进而对未来的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一份好的实习评价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可能会成为他们进入理想企业的敲门砖。所以,学生们不敢轻易说“不”,只能默默承受着不合理的工作安排。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唯一导向,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学生当作可以随意压榨的廉价劳动力。这种短视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基本的商业道德,更是触碰了法律的红线。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合理安排学生实习的工作时长,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因过度劳累而引发悲剧。
学校在学生实习中起引导监管作用,但此次事件中校方称未收到疲劳反馈,暴露管理疏漏。学校应建实习跟踪机制,定期沟通,关注学生工作强度与身心健康,提前介入不合理工作安排;组织实习前应考察筛选企业,保障实习安全。政府部门对学生实习权益维护负有职责,鄂州有关部门调查属事后补救。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明确企业、学校权利义务,加大违规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为学生实习创造良好环境。
小翔猝死是家庭悲剧、社会伤痛,保障学生实习安全需企业、学校、政府协同合作。企业要履行责任,学校强化管理,政府加强监管,如此才能避免悲剧重演,让实习助力学生成长。
这起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关注。近年来,实习生因过度劳累、工伤等问题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专家指出,实习生虽不属于正式员工,但其劳动权益仍应受到法律保护。企业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高强度连续作业;学校也应加强实习管理,督促企业保障学生安全与健康。
目前,小翔的家属正等待官方调查结果,并希望企业能承担相应责任。社会各界呼吁,应尽快完善实习生劳动保障机制,避免类似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