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螺蛳粉被曝吃出脚趾甲和烟头
【知名螺蛳粉被曝吃出脚趾甲和烟头】2025年9月23日,一则“知名螺蛳粉被曝吃出脚趾甲和烟头”的词条冲上百度热搜榜,引发全网热议。多名消费者公开投诉杭州微念旗下“臭宝”螺蛳粉产品中混入疑似人体脚趾甲、香烟过滤嘴等异物,更有人直指品牌“赔偿敷衍”“删帖捂嘴”,食品安全问题与公关危机双重发酵,将这家曾创下月销4000万元的网红品牌推至风口浪尖。
“咬到烟头那一刻,嘴里全是烟味,直接吐了!”广东消费者丁女士向媒体描述其遭遇时仍心有余悸。据她透露,今年3月朋友赠送的一包臭宝螺蛳粉,在9月5日食用时竟从粉中嚼出香烟过滤嘴,异物表面还附着烟丝。丁女士当即拍照取证,并向客服提供生产批次号、包装袋及异物视频,要求按《食品安全法》索赔1000元。然而,品牌方仅提出“赔偿100元”,僵持两周仍未达成一致。
另一名未具名消费者更在社交平台发布图文,称从臭宝螺蛳粉中捞出“个头不小的指甲壳”,疑似人体脚趾甲。该帖文虽已删除,但截图显示异物呈灰白色,边缘附着汤汁油渍,与螺蛳粉配料中的腐竹、酸笋形成强烈视觉冲击。网友愤怒留言:“螺蛳粉里吃出‘人体零件’,这哪是美食?简直是恐怖片!”
一名黑龙江消费者投诉称,其购买的臭宝螺蛳粉中吃出“黑色硬块”,经辨认疑似风干蛆虫;另有上海消费者曝光粉包内藏有2厘米长铁片,险些划伤口腔。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投诉附带的视频显示,异物与螺蛳粉配料混合在红色汤汁中,画面极具冲击力。
面对汹涌舆情,臭宝客服统一回应称:“所有配料由专门工厂生产,生产流程经严格质检,异物情况将反馈工厂核实。”然而,这一说辞未能平息众怒。丁女士反驳道:“烟头和脚趾甲需要人工接触才能混入,严格质检如何让这些异物过关?”
更引发争议的是品牌的赔偿策略。多名消费者指出,无论异物类型如何,客服均首提“赔偿100元”,远低于《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价款十倍或最低1000元赔偿”标准。法律人士分析,若消费者主张成立,品牌方可能面临“退一赔十+最低1000元”的惩罚性赔偿,以一包螺蛳粉均价15元计算,单次赔偿至少1000元。
臭宝品牌母公司杭州微念曾因与李子柒的股权纠纷引发关注,此次事件中却选择“沉默战术”。记者多次致电微念,仅获工作人员回应“已记录信息,后续由负责人回复”,截至发稿时未发布正式声明或整改措施。
业内人士指出,臭宝采用代工模式生产配料,但缺乏对代工厂的卫生监管和突击检查机制。“脚趾甲、烟头等异物需人为接触才可能混入,暴露车间卫生管理严重缺失。”某螺蛳粉行业从业者透露,“部分代工厂为压缩成本,甚至让员工徒手分拣配料,手套、口罩等防护措施形同虚设。”
臭宝事件并非孤例。2025年7月,麻六记酸辣粉因代工厂霉菌超标被紧急召回;同年5月,南京某螺蛳粉店因店名谐音不文明用语遭举报。速食行业扩张过快导致供应链脱节、监管松散的问题愈发凸显。
数据显示,2025年食品案件平均罚金仅4000元,违法成本过低导致部分品牌铤而走险。“重营销轻品控”模式下,臭宝曾凭借“快乐大大大口吃”的口号和抖音电商月销4000万元的成绩跻身行业头部,如今却因品控塌方陷入信任危机。
“再也不敢买臭宝了!”多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表示,家中未拆封的臭宝螺蛳粉已被列入“黑名单”。更有网友发起抵制倡议:“食品安全无小事,傲慢比脚趾甲更恶心!”
对比同类品牌的处理方式,臭宝的公关失误被放大。2025年7月,好欢螺被曝吃出黄指甲后,虽未直接承认问题,但迅速启动第三方检测并公开质检报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舆论压力。而臭宝的“删帖冷处理”“拖延回应”等操作,被网友批评为“把消费者当傻子”。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速食行业需建立全链条追溯体系,将异物检出率纳入企业信用评级。“品牌方应公开生产线监控、质检报告,邀请消费者监督,而非一味删帖捂嘴。”
目前,监管部门已关注到臭宝事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人士表示,将强化对螺蛳粉等地方特色食品的专项整治,要求企业公开供应链信息,对违规代工厂实施“黑名单+飞检”机制。
从月销4000万元的网红品牌到全网声讨的“问题企业”,臭宝的坠落仅用数日。当消费者在螺蛳粉中吃出“人体零件”和工业垃圾时,再精妙的营销话术也掩盖不了品控的溃败。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任何对消费者健康的漠视,终将付出惨痛代价。臭宝若想挽回信任,或许该从“依法赔偿+彻底整改”开始,而非继续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