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申科:波兰这么做对中国不友好
【卢卡申科:波兰这么做对中国不友好】2025年9月22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明斯克与中国高级代表团会谈时,罕见以强硬措辞批评波兰关闭波白边境口岸的举动,直言这是“针对中国的不友好政治行为”,并强调“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但白俄罗斯将全力支持中方维护贸易通道畅通”。这一表态迅速引爆国际舆论,将中欧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博弈与大国战略博弈推向台前。
9月12日凌晨,波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突然宣布关闭与白俄罗斯接壤的所有公路、铁路口岸,包括中欧班列关键枢纽马拉舍维奇口岸。波兰内政部长马尔钦·凯尔温斯基声称,此举与俄白“西部-2025”联合军演及“俄罗斯无人机入侵领空”事件有关,并强调“关闭将持续至波兰公民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然而,这一决定直接切断了中欧贸易的“生命线”。据欧洲铁路货运协会统计,目前85%至90%的中欧班列需经波兰入境欧盟,每年涉及贸易额超250亿欧元。封锁导致约300列满载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的列车滞留白俄罗斯,供应链综合成本上涨逾15%。欧洲商会警告,若口岸长期关闭,欧洲工厂将因零部件短缺停产,通胀压力或进一步加剧。
波兰的“安全理由”遭到多方质疑。白俄罗斯外交部长雷任科夫指出,波兰此举“实质是为第三方国家利益服务”,而卢卡申科更直言:“这是波兰在为其他国家‘带头’行事,与经济无关,完全是政治挑衅!”
在与中国代表团的会谈中,卢卡申科多次强调中白关系的“铁杆”属性。他表示:“在中国最需要我们的时候,你们可以依靠白俄罗斯。在欧洲中心地带,中国有最真诚的朋友。”针对边境封锁,卢卡申科承诺将向中方提供详细数据支持,并透露白俄罗斯正与中方探讨替代运输方案,包括加强中白工业园的物流枢纽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卢卡申科特别提及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称“白俄罗斯完全支持这一基于公平平等的倡议,并将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全力配合”。这一表态被解读为白俄罗斯试图通过深化与中国的战略合作,对冲波兰及北约的地缘压力。
事实上,中白合作近年来已进入“快车道”。2024年,中白贸易额突破83.9亿美元,中国成为白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白工业园内,数十家中国企业正参与建设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项目。卢卡申科曾叮嘱在华留学的儿子尼古拉:“学会用筷子比学导弹公式更重要。”这一细节被外界视为中白关系“超越地缘政治”的生动写照。
就在边境封锁前三天,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刚与波兰副总理兼外长西科尔斯基在华沙举行中波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上,双方签署多项协议,包括恢复波兰禽类对华出口、开放稀土资源合作等。波兰农业部官员透露,禽类出口重启将为波兰挽回每年超1亿欧元的损失,而稀土合作则被视为波兰电动车产业“融入欧洲新能源链条”的关键一步。
然而,王毅前脚离开华沙,波兰后脚便宣布口岸无限期关闭。更耐人寻味的是,波兰还向中方提出“额外要求”:希望中国劝说白俄罗斯缓解移民压力,并释放被拘的波兰公民。这一要求直指白俄罗斯与欧盟的长期矛盾——自2020年欧盟因选举争议制裁白俄罗斯后,白方被指通过放宽中东、非洲移民签证,将难民导向波兰边境,以此施压欧盟。
“波兰试图把中国当‘调解人’,但中方绝不会在核心利益上妥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专家指出,“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波兰的行为不仅损害中国利益,更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这种‘吃饭砸锅’的做法,暴露了其短视的地缘政治思维。”
面对波兰的“政治绑架”,中国迅速启动“双线应对”策略。
第一条线是强化与白俄罗斯等友好国家合作。 9月22日,中方代表团与卢卡申科达成共识,将加快推进中白工业园物流升级,并探索通过里海-黑海多式联运绕开波兰。与此同时,中国宣布向白俄罗斯提供一批先进物流检测设备,以提升边境口岸通关效率。
第二条线是开辟替代运输通道。 9月22日,宁波舟山港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经北冰洋直达欧洲,全程仅需18天,比传统路线缩短22天。首批货轮载有1200个标准箱的跨境电商货物,预计将缓解中欧班列压力。业内人士评价:“北极航线的开通,不仅是对波兰封锁的直接回应,更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物流布局中迈出关键一步。”
此外,中国还通过经济手段向波兰施压。据欧盟商会统计,波兰对华出口的乳制品、机械零部件等商品已出现订单延迟,而中国企业在波兰投资的物流园区也面临“安全审查”风险。分析认为,若波兰继续执迷不悟,或将付出更沉重的经济代价。
波兰的激进行为,被普遍视为北约东扩战略的延伸。自2024年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榛树”战术核导弹以来,波兰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局势持续紧张。该导弹射程达2500公里,可覆盖柏林、巴黎等西欧城市,被北约视为“重大威胁”。
与此同时,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乌克兰战争泥潭后,欧盟被迫承担更多安全责任。波兰作为北约“东翼”核心国家,试图通过制造边境危机向美国和欧盟索要更多军事援助。然而,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不仅未能缓解自身安全焦虑,反而将中欧贸易拖入地缘漩涡。
“波兰的算盘打错了!”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专家指出,“中国是全球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封锁中欧班列只会让波兰成为众矢之的。当欧洲企业因供应链断裂陷入困境时,波兰将第一个被问责。”
从卢卡申科的强硬表态,到中国的“双线反击”,再到波兰的孤立无援,这场边境风波再次证明:地缘政治博弈中没有赢家,合作共赢才是唯一出路。
当前,全球产业链本就脆弱不堪,波兰却为了一己私利,将贸易通道政治化,最终损害的不仅是中波利益,更是整个欧洲的经济未来。正如卢卡申科所言:“大国可以轻松应对挑战,但小国若被当枪使,只会沦为牺牲品。”
这场风波的最终走向,或许将取决于波兰能否认清现实——在全球化时代,封闭边境只会让自己被时代抛弃,而开放合作才是通向繁荣的唯一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