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中方回应“金正恩称绝不放弃核武”:半岛和平需政治智慧!
创始人
2025-09-23 08:06:02
0

中方回应“金正恩称绝不放弃核武”

  【中方回应“金正恩称绝不放弃核武”】2025年9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绝不放弃核武器”的表态作出回应,强调中方始终关注朝鲜半岛局势,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推动政治解决进程符合各方共同利益。这一回应迅速成为网络热议焦点,相关话题登上百度热搜榜,引发国际社会对半岛局势走向的深度关注。

  据朝中社9月22日报道,朝鲜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于9月20日至21日在平壤举行。金正恩在21日的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明确表示:“朝鲜绝对不会放弃核武器,也绝不会为了解除制裁与对手进行任何谈判。”他指出,美国及其盟友为维护霸权肆意滥用权力,导致全球局势陷入危机,而美韩新政府虽提出对话意愿,但其本质仍是“削弱朝鲜力量、破坏朝鲜制度”。

  金正恩特别提到,美韩此前提出的“分阶段无核化”主张已彻底摧毁谈判基础,朝鲜向拥核国家转型是“国家存亡的必然选择”。不过,他也释放出缓和信号:“如果美国放弃对无核化的执着,承认现实并寻求与朝鲜真正和平共处,朝方没有理由不与美方面对面协商。”这一表态既展现了朝鲜在核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也为其保留了与美国对话的潜在空间。

  面对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最新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重申中方立场:“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他强调,中方希望有关方正视半岛问题的症结和根源,坚持政治解决大方向,为缓和紧张局势、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努力。

  这一回应延续了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一贯原则。自2003年六方会谈启动以来,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实现半岛无核化,同时兼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朝鲜特使时明确表示,无论局势如何变化,各方都应坚持无核化目标;2025年8月,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曾指出,美韩军事威慑只会加剧对立,而朝鲜对核力量的倚重则“牵动着地区安全的神经”,真正的安全应源于“相互尊重的战略互信”。

  朝鲜核问题的根源可追溯至冷战遗留的地缘政治矛盾。美国长期对朝实施军事威慑与经济制裁,导致朝鲜将核武器视为“保命符”。2006年至2013年,朝鲜先后进行三次核试验,引发联合国安理会三轮制裁决议。尽管中国支持并严格执行相关制裁,但也多次呼吁美方采取实际行动回应朝方关切,例如放宽人道主义援助限制、暂停联合军演等。

  然而,美朝之间的信任赤字始终难以弥合。2018年,金正恩与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会晤,双方签署联合声明承诺建立新型关系,但后续谈判因“无核化步骤与制裁解除顺序”的分歧陷入僵局。2025年,美韩重启“全面战争”场景军演,朝鲜则加速推进核武化进程,半岛局势再度呈现螺旋式升级态势。

  金正恩的表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韩国统一部表示,朝鲜拒绝无核化将“严重损害半岛和平前景”;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则称,朝鲜核计划对地区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与此同时,俄罗斯外交部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分歧;欧盟则重申支持通过“完全、可验证、不可逆的无核化”实现半岛持久和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始终被视为半岛问题的关键调解方。韩国《中央日报》评论称,中方“坚持政治解决”的立场为局势降温提供了重要契机;新加坡《联合早报》则指出,中国提出的“双暂停”倡议(暂停美韩军演与朝鲜核导试验)仍是当前最可行的破局方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表示,朝鲜核问题的本质是安全困境,美朝双方均将对方视为最大威胁,导致“以核制核”的恶性循环。“中方的回应传递了两个关键信号:一是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二是强调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他指出,当前半岛局势已进入“临界点”,任何误判都可能引发不可控后果,各方需展现“破局勇气”,从人道主义合作等低敏感领域逐步重建信任。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则认为,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角色是“平衡者”而非“调解员”。“中方既反对朝鲜拥核,也反对美韩军事施压,这种立场客观上为对话保留了空间。”他强调,半岛和平需要“战略耐心”,美朝需在相互尊重基础上找到利益平衡点,而中国将继续发挥“稳定器”作用。

  在社交媒体上,中国网友对半岛局势的讨论持续升温。网友留言:“核武器不是护身符,对话才是解药!希望各方以百姓福祉为重,别再让战争阴影笼罩半岛。”还有网友则表示:“作为邻国,我们最盼望的是边境安宁。中方呼吁政治解决,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国际舆论也普遍期待中国发挥更大作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文称,中国是朝鲜唯一能“听得进话”的国家,其提出的“双轨并进”思路(推动无核化与建立和平机制同步进行)仍是破解僵局的关键。

  从金正恩的强硬表态到中方的理性回应,朝鲜半岛核问题再次成为全球焦点。历史证明,制裁与威慑无法带来持久和平,唯有通过对话协商、兼顾各方关切,才能打破“安全困境”的死结。中国作为半岛近邻与负责任大国,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为推动政治解决进程贡献智慧与力量。

  和平不会从天而降,但只要各方拿出诚意与勇气,半岛的春天终将到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