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回应“金正恩称绝不放弃核武” 呼吁坚持政治解决大方向!
创始人
2025-09-23 08:05:47
0

中方回应“金正恩称绝不放弃核武”

  【中方回应“金正恩称绝不放弃核武”】9月22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一场关于朝鲜半岛核问题的交锋引发全球关注。针对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最高人民会议上“绝不放弃核武器”的强硬表态,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中方关注半岛局势发展演变,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推动政治解决进程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希望有关方正视问题症结,坚持政治解决大方向。”这一回应既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战略定力,也为持续紧张的半岛局势注入理性声音。9月21日,金正恩在朝鲜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发表长达两小时的讲话,首次将核武器与“国家生存权”直接绑定。他明确表示:“在美国放弃对朝无核化执念并认清现实前,朝鲜绝不会放弃核武器。”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对美韩军事威慑的强硬反制——就在9月初,美韩联合军演中首次动用战略轰炸机模拟对朝“斩首打击”,而朝鲜则通过试射新型高超音速导弹展示核反击能力。金正恩的核政策调整并非孤立事件。2024年以来,朝鲜连续三次修订《核武力政策法》,将核武器定位从“防御性威慑”升级为“主动遏制手段”。朝中社披露,朝鲜已实现核武器小型化与战术化,可搭载于600毫米火箭炮系统,形成“核常兼备、远近结合”的打击体系。更引人注目的是,朝鲜首次公开铀浓缩设施照片,并宣布将核弹头数量以“几何级数”增长。这种“以核制核”的逻辑,折射出朝鲜对美韩军事同盟不断升级的深度焦虑。面对朝鲜的核宣示与美韩的军事施压,中国始终坚守“半岛无核化”目标与“停和机制转换”双轨并进的原则。郭嘉昆在记者会上强调:“半岛问题的症结在于冷战残余未消、信任赤字难消。”这一论断直指问题核心——自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以来,半岛始终处于“技术性停战”状态,美韩每年举行十余次大规模联合军演,而朝鲜则将核武器视为打破战略失衡的“不对称筹码”。

  中国的政治解决路径包含三重内涵:停战协定转和平机制:推动美朝韩签署终战宣言,将临时停战转化为永久和平,消除朝鲜发展核武的“安全焦虑”。分阶段互信建设:建议从人道主义合作、离散家属团聚等低敏感领域入手,逐步建立军事互信措施,如设立海上非军事区、限制导弹射程等。多边安全架构:倡导建立包括中俄美韩朝日六方在内的东北亚安全对话机制,用“共同安全”替代“绝对安全”的零和思维。

  这一方案与美韩“先弃核后谈判”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2024年,美国曾提出“朝鲜完全弃核后提供安全保障”的方案,但朝鲜反驳称:“要求无核化如同要求饥饿的人先交出饭碗再给食物。”这种信任鸿沟,正是中国反复强调“政治解决”的深层考量。

  半岛核危机并非无解之局。2018年,朝韩领导人板门店会晤时,双方签署《板门店宣言》,承诺“不再发生战争”。尽管此后因美朝谈判破裂局势反复,但这一历史性突破证明:当各方放下“谁先让步”的执念,和平并非遥不可及。

  更值得借鉴的是欧洲安全架构的演变。冷战期间,北约与华约的军事对峙曾将欧洲推向核战争边缘。但通过《赫尔辛基协议》《中导条约》等机制,双方逐步建立军事透明度与危机管控渠道。如今,朝鲜半岛完全可能复制这一路径——例如先恢复军事热线、建立导弹发射预警机制,再逐步推进核裁军谈判。

  半岛局势的复杂性在于,它既是朝美韩的三角博弈,也是中美俄战略平衡的缩影。美国在半岛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日本修订《防卫计划大纲》谋求先发制人打击能力,这些动作都在刺激朝鲜的核冲动。而中国提出的“双暂停”倡议(朝鲜暂停核导试验、美韩暂停大规模军演)与“双轨并进”思路,正是试图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半岛核危机是21世纪最危险的遗留问题,解决它需要21世纪的智慧。”这种智慧,不在于展示肌肉或炫耀武力,而在于承认彼此合理安全关切、寻找最大利益公约数。对于朝鲜而言,核武器或许能带来短期安全,但长期看必将陷入国际孤立;对于美韩而言,军事威慑或许能维持表面平衡,但无法消除朝鲜的“被抛弃感”;唯有政治对话,才能为半岛真正打开和平之门。

  当金正恩的核宣示与美韩的军事演习交替上演,半岛似乎陷入“安全困境”的死循环。但历史告诉我们,再坚固的冰层也是从裂缝开始融化。中国提出的政治解决路径,正是那把试图撬动僵局的钥匙。它或许无法立即平息风浪,但至少为各方保留了对话的窗口——而这,正是避免半岛滑向战争深渊的最后防线。

  在这个核阴影笼罩的时代,和平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馈赠,而是需要智慧与勇气共同守护的珍宝。当朝鲜的核试验场与美韩的导弹基地同时沉默,当板门店的谈判桌取代三八线的枪炮声,那才是东北亚真正迎来春天的时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