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披露正厅干部多次出入私人会所
【重庆披露正厅干部多次出入私人会所】9月11日,重庆市纪委监委通过《中国纪检监察报》披露的一则案件细节,在舆论场激起千层浪。曾任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江津区委书记、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的正厅级干部程志毅,因长期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最终滑向贪腐深渊。这起案件不仅撕开了个别“一把手”的“双面人生”,更暴露出权力监督的深层病灶。公开履历显示,程志毅的仕途起点堪称“模范样本”:1963年生于四川南部的他,2001年即担任重庆市建委副主任,2008年升任建委主任,2016年主政江津区。然而,随着职务晋升,其权力寻租的野心也在膨胀。据纪委通报,自担任建委副主任起,程志毅身边便围拢多名商人老板,逐步形成“老板围猎—会所交易—利益输送”的腐败链条。重庆市纪委监委披露的细节触目惊心:在2016年至2021年担任江津区委书记期间,程志毅频繁出入渝北区某独栋别墅会所,该场所实为某地产商专为其打造的“私人宴客厅”。在这里,茅台酒瓶堆积如山,澳洲龙虾、法式鹅肝等高档菜肴成为常态,单次消费动辄数万元。更讽刺的是,程志毅曾多次在全区党风廉政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要严守八项规定”,而会后却直奔别墅会所接受宴请。“这种‘两面人’做派,比直接贪腐更具破坏性。”西南政法大学反腐败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分析指出,程志毅案折射出部分“一把手”将公共权力视为私人筹码的畸形心态。据调查,其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职务调整等方面为商人谋利,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超2.3亿元。
程志毅案并非孤例。重庆市纪委监委同步披露的案例显示,巴南区体育局原局长杨林会、沙坪坝区科委原主任朱正等人均存在“接受宴请—利益输送”的腐败路径。这种“由风及腐”的演变轨迹,在程志毅身上体现得尤为典型:作风失范阶段:2016年调任江津区委书记后,程志毅开始频繁接受商人安排的高尔夫球活动,其专用球包内常年存放价值数万元的定制球杆;权力变现阶段:2018年,某建筑企业为承揽江津区滨江新城项目,在别墅会所宴请程志毅,并赠送其子价值800万元的海外房产;系统性腐败阶段:2020年后,程志毅形成“商人老板—会所中介—境外账户”的洗钱网络,其妻儿通过离岸公司持有多处海外资产。
“当领导干部把‘八项规定’当儿戏,廉洁防线必然崩塌。”重庆市纪委监委负责人透露,程志毅甚至在组织审查期间,仍通过政治骗子伪造“境外密函”对抗调查,其堕落程度令人震惊。更值得警惕的是,其主政江津区期间,该区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发生率同比上升47%,形成区域性腐败窝案。
面对“一把手”腐败隐蔽化、智能化的新趋势,重庆市纪委监委创新推出“廉政档案数字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整合5万余名领导干部的任免审批、问题线索、审计报告等数据,通过AI算法自动生成“政治生态活页册”。在程志毅案中,系统正是通过分析其出入高档场所的消费记录、与商人老板的通讯频率等异常数据,为案件突破提供关键线索。
“技术手段解决了传统监督‘发现难、取证难’的痛点。”重庆市纪委监委数字监督室主任王强介绍,系统上线半年已预警“四风”问题线索1200余条,推动查处“一把手”案件37起。例如,在沙坪坝区科委原主任朱正案中,系统通过比对其公务卡消费记录与加油站监控视频,锁定其长期违规使用公车接送子女的事实。
与此同时,重庆还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情况回复意见”制度,要求拟提拔干部必须通过系统“政治体检”。2025年以来,已有14名干部因廉政档案存在异常被暂缓任用。
程志毅案的查处,在重庆政商界引发强烈震动。江津区某国企负责人坦言:“过去总觉得‘一把手’监督是‘纸老虎’,现在看到纪委监委动真格,才明白反腐败没有‘铁帽子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重庆领导干部主动申报个人事项人数同比增长63%,退缴违规礼金超2800万元。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制度重构。重庆市委出台《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一把手”每年在常委会上述责述廉,并接受民主测评;同时推行“一把手”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2025年已对23个区县开展审计,发现问题资金17.4亿元。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用不好就会遗祸无穷。”中央党校教授张荣臣指出,程志毅案警示我们,对“一把手”的监督必须贯穿权力运行全过程。只有构建起“制度+技术+文化”的全链条监督体系,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站在重庆两江交汇处,程志毅曾主政的江津区滨江新城已焕然一新。但这座城市不会忘记,曾有一位“一把手”在这里迷失初心,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程志毅案的教训警示我们:无论职务多高、资历多深,只要触碰党纪国法红线,必将受到严惩。
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正在向纵深推进。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反腐举措彰显出“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坚定决心。对于每位党员干部而言,唯有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守住廉洁底线,方能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这既是程志毅案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更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