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挖眼虐猫”事件系AI编造
【贵阳“挖眼虐猫”事件系AI编造】近日,贵阳“挖眼虐猫”事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大量网友关注与愤慨。然而,随着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分局文昌阁派出所深入调查,真相浮出水面——这竟是一起由AI编造的虚假信息事件。此事件不仅让公众情感被无端消费,更暴露出AI滥用带来的严重社会隐患,敲响了规范信息传播、警惕技术滥用的警钟。9月8日,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分局文昌阁派出所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举报,称在贵阳市文昌阁附近存在虐猫行为。对此,文昌阁派出所立即开展走访调查,经过多方调查均未发现虐猫情况。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分局党委重视文昌阁虐猫舆情,主要领导组织多部门多次开会,全力开展处置、调查等工作。经溯源,舆情源于廖某某9月8日在小红书和微信群发文,其未核实便主观臆断,用AI生成文章并配图发布,引发关注。“广大网友,本人于9月8号通过微信救助群和小红书,发表了一篇关于文昌阁有猫被虐待的文章,但是本人发表的图片和文案都是从网上下载的,事发地点也未经本人核实的,未经证实就发布到网上。现在本人对发布的文章所造成的影响深感后悔,也希望大家对不实的文章不要再进行转发。”目前,廖某某已对其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并录制道歉视频声明。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在此次事件中,廖某某仅依据网友推测言论及自身救助流浪猫的经验,便主观臆断,通过AI软件生成文章并发布。AI本应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类生活的工具,却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制造虚假信息的帮凶。虚假信息的广泛传播,引发了大量网友的举报和关注,给当地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的正常工作带来了极大困扰。他们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调查核实,以还原事件真相,维护社会稳定。此外,虚假信息还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安宁。如若此类事件频繁发生,社会的正常运转将受到严重威胁。
值得欣慰的是,法律在此次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廖某某对其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并录制道歉视频声明,公安机关也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这表明,对于利用AI等手段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法律绝不会姑息纵容。法律的威严在于其强制性和规范性,它能够为信息传播划定明确的边界,让每一个参与信息传播的人都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形成有效的威慑力,阻止更多人铤而走险,从源头上斩断虚假信息的传播链条。
防止AI滥用、遏制虚假信息传播,不能仅依靠法律的力量,还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和公众等各方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互联网企业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平台内容的审核管理,利用技术手段拦截虚假信息;媒体应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及时、准确地传播真实信息,揭露虚假信息的本质;公众则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和辨别能力,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只有形成多方合力,才能构建一个健康、有序、清朗的网络空间。
贵阳“挖眼虐猫”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AI技术的滥用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让技术真正造福人类,而不是成为伤害社会的“凶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信息时代守护好社会的善良与信任,维护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