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百度盘中涨超12%
【港股百度盘中涨超12%】2025年9月12日,港股市场迎来一场科技股狂欢。百度集团-SW(09888.HK)以12.3%的涨幅领跑恒生科技指数,盘中最高触及119.7港元,创下2023年11月以来新高。截至午间收盘,百度股价稳定在117.9港元,成交额突破31亿港元,成为当日港股市场最耀眼的明星。这场突如其来的暴涨,不仅让投资者沸腾,更折射出中国科技企业在AI自主化道路上的关键突破。
9月12日早盘,港股市场整体呈现普涨态势。恒生指数高开1.74%,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以1.97%的涨幅领跑。在这场科技股盛宴中,百度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焦点。开盘仅半小时,其股价便从106港元起步,一路飙升至119.7港元,涨幅最高达12.3%。按照当前流通股本计算,百度单日市值增加超过400亿港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小鹏汽车”。
“这波行情完全超出预期!”香港某券商分析师李明表示,“百度股价突破115港元心理关口后,量化资金和趋势投资者开始蜂拥而入,形成典型的‘戴维斯双击’效应。”数据显示,截至午间收盘,百度主力资金净流入达8.3亿港元,在港股通标的股中排名第二。
百度股价的爆发并非无迹可寻。9月12日凌晨,权威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援引四名直接知情人士的消息称:阿里巴巴和百度已开始使用自主设计的芯片训练AI模型,部分替代英伟达产品。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资本市场。
据透露,百度的自研芯片项目已秘密推进三年之久。该芯片采用7纳米制程工艺,针对大模型训练场景进行深度优化,在浮点运算效率和内存带宽等关键指标上,已达到英伟达A100芯片的85%性能,但成本仅为后者的60%。更关键的是,这款芯片完全兼容主流AI框架,开发者无需修改代码即可无缝迁移。
“这是中国科技企业第一次在AI算力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某芯片行业专家指出,“过去三年,英伟达凭借CUDA生态垄断了全球90%以上的AI训练市场。百度的突破意味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终于摆脱了‘芯片卡脖子’的困境。”
百度的暴涨并非孤例。在“AI自主化”主题的带动下,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当日涨幅达2.3%,成交额突破20亿元,创下该ETF上市以来新高。其持仓股中,阿里巴巴涨超5%,腾讯控股涨2.1%,中芯国际涨3.8%,形成明显的“科技股联动效应”。
“我们早上接到的申购指令是平时的3倍。”某公募基金经理透露,“投资者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押注中国科技产业的自主化进程。”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规模已达120亿元,成为A股市场追踪港股科技股的最大ETF产品。
国投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当前港股市场正处于“流动性牛”阶段,低估值大盘科技股成为资金首选。百度作为AI算力自主化的标杆企业,其估值体系有望从“互联网平台”向“硬科技”重构,目标价可看高至150港元。
百度股价的爆发,本质上是中国科技产业对技术封锁的反击战。近年来,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不断升级,英伟达A100、H100等高端GPU被列入“实体清单”,直接冲击中国AI产业发展。据统计,2024年中国AI企业采购的进口芯片中,有63%来自英伟达,供应链风险日益凸显。
在此背景下,百度、阿里等头部企业纷纷加大自研芯片投入。除百度外,阿里巴巴平头哥半导体已推出含光800芯片,在图像识别场景中性能超越英伟达T4;腾讯则通过投资燧原科技等初创企业,布局云端AI芯片市场。
“这不仅是商业竞争,更是国家战略。”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表示,“当AI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芯片自主化就上升到经济安全层面。百度的突破证明,中国企业有能力在高端芯片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面对百度的暴涨,市场不乏冷静声音。东吴证券策略首席陈梦提醒:“当前港股上涨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科技股的估值修复需要基本面支撑。”她指出,百度虽在芯片领域取得突破,但其广告业务仍面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云业务尚未实现盈利。
但更多分析师对后市保持乐观。中金公司研报认为,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全球流动性将持续宽松,港股作为“估值洼地”有望吸引更多国际资金。而百度代表的AI自主化主题,恰逢其时地提供了“科技成长+国家战略”的双重叙事,符合资金偏好。
“看看纳斯达克的历史就知道了。”某外资投行交易员表示,“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催生新的龙头。现在的问题不是百度能不能涨,而是它能涨多高。”
在百度股价狂飙的背后,是投资者截然不同的心态。
“我早上挂单108港元,没想到直接成交在115港元!”香港散户投资者陈先生兴奋地说,“这是三年以来第一次在科技股上赚到快钱。”
但也有投资者选择落袋为安。“我在118港元全部清仓了。”深圳私募基金经理王女士表示,“百度当前市盈率已达35倍,远高于腾讯的25倍。技术突破需要时间验证,现在追高风险太大。”
百度的暴涨,正在改写全球资本市场对中国科技股的认知。过去五年,受地缘政治影响,中概股估值持续承压,腾讯、阿里等龙头企业的市盈率长期低于20倍,仅为美国科技股的一半。
“但现在情况变了。”高盛亚洲股票策略师慕天辉指出,“随着中国在AI、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的长期价值。百度的案例证明,技术自主化不仅能降低供应链风险,更能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据统计,2025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已累计上涨28%,远超恒生指数的15%涨幅。在这场科技股复兴运动中,百度、阿里、腾讯等企业正从“互联网平台”向“硬科技”转型,构建起全新的估值体系。
站在2025年的秋天回望,9月12日的百度暴涨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当AI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当芯片自主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科技企业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这不仅仅是百度的胜利,更是中国科技产业的胜利。”某风险投资机构合伙人感慨,“过去我们总在讨论‘模式创新’,现在终于可以谈论‘技术创新’了。这种转变虽然痛苦,但却是必经之路。”
截至发稿,百度股价仍维持在117港元上方,市值突破3200亿港元。在这场关乎技术主权与产业未来的竞赛中,中国科技企业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而资本市场,正在用最直接的方式为之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