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马尧:作为“中国替代品”,印度已经被西方抛弃了
创始人
2025-09-12 17:01:51
0

近来,印度在贸易问题上面临严峻形势。由于美国企图向印度征收50%的关税,有媒体报道印度正在寻求“对冲战略”,企图构建绕开美国的贸易体系。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兼所谓的“最大民主国家”与霸权国家之间发生烈度如此高的贸易争端,将会带来三个令读者朋友感兴趣的问题:一、该举措将会对目前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什么影响?二、美印最终能否达成妥协?三、以往印度被西方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替代方案,这一作用会有何种变化?

先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如果印度采取这样的措施,将会对美印关系产生重大冲击。美国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50%关税于8月27日正式生效。彭博社称,这是美国对所有亚洲国家征收的最高关税,目的是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此举颠覆了美国数十年来与印度建立更紧密关系的努力。国际舆论普遍认为,高额关税加剧了美国和印度关系紧张。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近日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近几周曾至少4次尝试与印度总理莫迪通电话,都被莫迪拒绝。考虑到特朗普睚眦必报的个性,其后美国必然采取报复措施。加上美巴经贸关系转暖,英国《卫报》报道说,美国与巴基斯坦近来在加密货币、矿业和石油等领域达成协议,特朗普还邀请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到访白宫,这一系列动作让美印关系更加复杂。而莫迪此举更像是一种报复行动。双方相互升级的报复行动将会在地缘政治领域产生影响深远的后果。第一个后果就是双方围绕印度洋主导权产生的矛盾会激化。印度洋是当今世界海权体系的中心,这片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战略海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印度是印度洋沿岸最为强大的国家,而美国是当今世界的海洋霸权国家,双方在印度洋的竞争在之前被对华政策所掩盖,在此之后,有可能彼此都不再“装”,美印海权矛盾有可能因此浮出水面。

第二个后果就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打造的“印太战略”面临崩盘的可能性。作为一个以中国为针对目标,综合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手段,并以军事为核心的地缘政治战略,印太战略的遏制色彩非常浓。而美日澳印四边安全合作机制凸显了印度与美国关系的重要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印度在2017年挑起的洞朗对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呼应“印太战略”,证明自身价值。而现如今,美印经贸关系走到这一步,直接动摇了该战略的根基。

央视新闻资料图

在这种情况下,美印达成妥协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这是由印度经济的脆弱性决定的。这种脆弱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外资撤退狂潮显现。OECD数据显示,印度吸引的外资从2020年的643.6亿美元峰值持续滑坡,2024年缩水至276.1亿美元,四年间被抽干43%的血脉。外资撤离的洪流在2025年达到高潮——外国投资者当年撤资490亿美元,印度企业更将290亿美元投向海外,双向抽水下,净FDI几乎归零。其次是基础设施拉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印度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诸多短板,突出表现为电力短缺、物流效能低下以及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最后是产业链残缺不全且技术落后,突出表现为从原材料到高端技术全面受制于人、高端制造能力薄弱、产业生态无法自成体系。以这样一手烂牌,直接和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叫板,其结果不问可知。考虑到特朗普欺睚眦必报、欺软怕硬,得理不饶人的个性以及善于算计的商人风格,印度在此时其实已经没有和美国进行讨价还价的筹码,最后只能接受美国的条件,达成妥协——当然,这对莫迪来说,有可能是一个漫长、痛苦且充满屈辱的过程,他还需要学会适应。

近期美印经贸矛盾其实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以往印度被西方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替代方案已经被美国所抛弃。而这一切的根源来自于印巴冲突。在印巴冲突中,印军遭到了耻辱性的惨败——在印度发动进攻的前提下,其空军被击落“阵风”、苏-30MKI以及米格-29UGP等型号的战斗机共计5架,巴基斯坦空军无一损失,还创造了空对空导弹远程击杀的世界纪录。这是在以往的印巴冲突中从未有过的惨败,也算是开了南亚军事史之先河。此外巴基斯坦军队还对印度的电力系统进行了网络攻击,导致后者大面积停电。该冲突让西方认识到,拉胯的印度军队实在无法担任起遏制中国的重任,且这个“外资坟场”连自己的电力安全都无法保障,外资因此纷纷逃离——截至2025年8月,印度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外资撤资潮,2025财年净外国直接投资(FDI)暴跌96.5%至3.53亿美元,5月单月净流入仅3500万美元,同比暴跌98%。让印度感到雪上加霜的是,中国雅江工程开建,该工程配套的特高压输电线路规划了两个重要出口节点,分别指向尼泊尔和孟加拉国。孟加拉是人口过亿的大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完全可以替代印度现在的地位,且其政府对于外资的态度要文明友好得多。

有鉴于此,印度当前面临不利局面,其对冲美国的贸易政策也只是虚张声势的宣传而已,莫迪正在为自己以往的战略误判付出代价。而这个代价需要全体印度民众来买单。与此同时,印度距离自己的大国梦想是越来越遥远了。

(本文作者为军事专家、国际政治学者,本网获独家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