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12日电(编辑 丘志彬)实现“无烟香港”是香港特区政府一直努力的工作目标。昨天(9月11日),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2025年控烟法例(修订)条例草案》(简称“条例草案”),下一步将制定成为法律,从明(2026)年元旦起分阶段实施。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
香港医务卫生局于今年4月25日公布“控烟十招”,其中有八项措施需要透过修订法例来实施,即“条例草案”,包括:引入完税烟标签制度、提高未完税烟草相关罚则、禁止管有另类吸烟产品、实施全烟害警示包装的规定、排队时禁止吸烟、扩大法定禁烟区、禁止向18岁以下人士提供吸烟产品,以及禁止加味传统吸烟产品。
另外两项短期措施是“持续检视增加烟草税的成效和未来调整的步伐”和“加强戒烟服务和宣传教育”,正持续进行,不涉及修订法例。
香港“控烟新招”(图源:香港文汇报)
昨日,“条例草案”三读通过,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无烟香港”是社会主流呼声,烟草产品残害身心健康,他耳闻目睹过很多本可避免的健康惨剧发生,形容做好控烟工作“并非选择题,是必答题”,特区政府的控烟政策立足科学、凝聚共识,希望保护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
香港社会舆论表示支持和欢迎,认为“条例草案”通过,代表香港禁烟再次迈进一大步。有媒体称,“条例草案”的通过有助社会认识到吸烟祸害,亦对相关禁烟措施有共识,只要在执行时有清晰目标,逐步落实,最终朝无烟城市迈进。
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主席汤修齐也表示,“是次法例进一步加强执法和完善法例,保护大众健康,标志著本港控烟发展迈向新里程。加强控烟是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从而进一步保障非吸烟人士免受到二、三手烟危害,亦是市民祈盼无烟健康生活的展现。”
据了解,香港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长寿的地区,这与香港控烟有著很大关系。研究分析显示,香港低吸烟率为男性和女性分别提供了50.5%和34.8%的生存优势,令其预期寿命高于其他高收入地区。
而这背后离不开香港政府一直以来为控烟工作所做的努力。为保障公众健康,1982年,香港便制定了控烟法例《吸烟(公众卫生)条例》,并首次订定了烟害警示、首次进行吸烟人口统计。之后,香港政府一直以循序渐进、多管齐下的方式去处理吸烟问题。比如:多次增加烟草说、加强烟害警示、管制烟草产品的销售、加强限制烟草广告、扩大法定禁烟区等。
在控烟工作四十多年的努力之下,香港控烟大业已取得显著成绩,甚至可说是全球成功典范。数据显示,香港1980年代初吸烟率高达23.3%,随著历届政府加强控烟工作,广大市民积极配合,2021年吸烟率已降至9.5%,2023年更进一步降至9.1%,远低于全球成年人的吸烟率(2023年为16.4%)。香港已经成为全球吸烟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根据香港政府在《迈向2025:香港非传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动计划》中订下的目标,香港吸烟率将在2025年降至7.8%。
1982-2023年,香港吸烟率趋势图(图源: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
不过,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现时香港约有58万人仍有每日吸食传统烟的习惯。这也就意味著不吸烟的市民难以完全避开“二手烟”。
但相信“条例草案”三读的通过,会让“无烟香港”的愿景照进现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