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夜跑一扭头看到了校长
【操场夜跑一扭头看到了校长】山东大学操场夜晚的跑道上,一位白发长者与年轻学子并肩奔跑,速度丝毫不输青年。这不是普通跑友,而是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2025年9月8日晚,山东济南山东大学操场发生温馨一幕。学生们在夜跑时意外发现校长李术才也在奔跑队伍中,而且“跑得比我们学生都快”!这位因名字谐音被学生亲切称为“蔬菜校长”的院士级校长,以其亲民作风和充沛活力引发网络热议。
秋夜微风拂过山东大学操场,夜跑的学生们如往常一样在跑道上挥洒汗水。一个熟悉的身影悄然加入奔跑队伍——校长李术才。有学生回忆道:“一开始我都没敢确定,仔细一看真的是校长!”更令人惊讶的是,校长跑步的速度相当不错,步伐稳健,耐力惊人,甚至让一些大学生自愧不如。这位平时在学术会议和毕业典礼上出现的长者,此刻穿着运动装,呼吸均匀地奔跑在年轻人中间,展现出了不同往常的一面。
李术才校长被学生亲切称为“蔬菜校长”,这一昵称源于他名字的谐音。这种亲切的称呼反映了学生与校长之间的亲近关系。高校校长获得学生自发赠送的昵称并不常见,这体现了李校长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并非遥不可及的学术权威,而是可亲可近的长辈。社交媒体上,学生们也乐于使用这个昵称:“今天遇到‘蔬菜校长’跑步了”,“‘蔬菜校长’今天和我们一起背古诗了”。
李术才校长与学生的互动不仅限于跑步。9月初的一个夜晚,皓月当空,荧光如星,跑完步后他与学生们席地而坐,共诵《定风波》《水调歌头》《满江红》等千古名篇。琅琅书声穿透夜色,似与历史对话,也与时代共鸣。这种体育与文化的结合,展现了大学教育的多元维度。李校长还曾亲自参与学生爬山活动,并在毕业典礼上主动走到一名坐轮椅的学生身边,展现了对学生的关怀。
校长参与夜跑虽然看似小事,但却具有深远意义。它打破了高校管理者的传统形象,拉近了师生距离。山东大学作为中国知名高等学府,其校长的行为举止自然受到更多关注。李术才校长通过这种亲民互动,传递出大学管理者不应局限于办公室的理念。这种亲民形象也反映了现代大学人文精神的转变。高校本应是知识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地方,不应有等级的隔阂。
“操场夜跑一扭头看到了校长”迅速成为网络热搜话题,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网友对校长的行为表示赞赏。“能看见院士跳舞的机会可不多了,”有网友调侃道。这条评论既表达了对于校长活力的赞叹,也暗示了这种亲民举动的珍贵性。也有人表示:“这样的校长真好!既展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又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李术才校长的夜跑行为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启发。高校管理不仅需要学术能力,还需要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校长参与学生活动,展现了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与亲和力,这种非正式的交流有时比正式演讲更能影响学生。教育家认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既是学术引领者,也是生活示范者。李术才校长通过夜跑这一简单行为,同时扮演了这两种角色。
作为高校校长,李术才的夜跑行为也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示范。当今大学生面临诸多健康问题,如体育锻炼不足、作息不规律等。校长亲自参与夜跑,无形中鼓励学生重视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魄。有学生表示:“看到校长都能坚持锻炼,我们年轻人还有什么理由偷懒呢?”这种榜样的力量远远超过单纯的说教。
李术才校长不是唯一与学生互动的高校管理者,但他的夜跑行为确实展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理念——最好的教育发生在课堂外,最深的连接源于真诚的互动。
当校长们走下主席台,来到学生中间,当管理者不再是遥远的头衔而是可亲的伙伴,大学才能真正成为知识与情感共融的共同体。这样的校园,才是真正育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