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投诉小学二年级1周仅1节英语课
【家长投诉小学二年级1周仅1节英语课】一节英语课,引发的教育争议正在深圳龙岗区发酵,一位家长的投诉揭示了当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差异化探索和家长焦虑之间的碰撞。“二年级英语课临时课表只排了1节课,作为主科来说,地位等同于课时最少的副科,着实太少了!”近日,一位深圳市龙岗区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发出的投诉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位家长对比了身边同事孩子们的情况:同年级其他学校每周3节、3-4年级4节,而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却只有孤零零的1节。
这位焦虑的家长在留言中详细描述了问题:龙岗区某小学二年级每周仅安排一节英语课,远远低于同年级其他学校的3节和三到四年级的4节课时量。更为明显的是对比:同为语言类学科,语文每周安排了7节课,再加上语文老师代课的书法1节和美术2节,总共达到10节。而英语老师不仅课时少,代课情况也显得“杂乱”——英语1节+体育跳绳1节+劳动1节+班主任班会1节。
除了课时问题,家长还投诉了教辅资料的问题。学校今年取消了孩子英语随堂练习的知能教辅资料,并明确禁止带入学校。这种做法让家长感到学校是在“把应该做好的部分推给了家长”,属于典型的 “但求无过,不求有功” 的做法。家长直言:“这让家长觉得,现在的学校教育,把学校应该做好的部分,推给了家长。”
投诉中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希望将二年级每周英语课增至3节以上。如果是因为师资不足的原因,希望学校能够“按需增配英语老师”。家长还特别指出:“同片区的公立学校,英语也是3节课的”,这说明增加课时并非不可能实现的要求。
9月8日,龙岗区对家长的投诉作出了详细回应。官方明确表示:“目前学校给二年级安排每周1节英语课,是符合相关规定的。”回应中引用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相关规定,指出小学三年级起才正式开设英语。龙岗区结合一二年级英语教材《英语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经过调研和论证,制定了《龙岗区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指导表》(试行版),建议小学一二年级可开设以听说为主的英语地方课程,每周1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
针对家长提到的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官方解释称:《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方案(2025年版)》允许学校在保证周课时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自主确定各科目周课时数和每节课的具体时长。这意味着有的学校可能基于自身教学资源、教学特色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一二年级英语课时进行了统筹使用,并非所有学校都采取同样的安排方式。
对于语文和英语教师工作量的差异,官方回应指出:《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方案(2025年版)》对语文、外语学科一至九年级总课时数比例有不同规定,其中语文占20%-22%,外语占6%-8%。这一数据解释了为何语文课时量明显多于英语,反映出国家课程方案中对不同学科的定位和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关于教辅材料的问题,官方回应强调这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广东省教育厅近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管理的通知》,核心是严格执行 “一科一辅”要求。由于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各学科配套的教材中已有基本的课后练习,能够满足学生巩固需求,因此一、二年级没必要使用教辅材料,也严禁学校或教师推荐课后教辅材料。
龙岗区教育局的回应确实有理有据。但面对家长“一周一节英语课实在太少”的呼声,教育部门可能需要更充分的沟通解释。不同学校在执行一二年级英语课时安排上存在差异是政策允许的。但这种差异是否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以减少家长们的焦虑和误解,值得教育部门思考。在减轻学生负担和保证教育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本身就是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