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多地惊现南方会飞大蟑螂
【河南多地惊现南方会飞大蟑螂】拇指大小,油光锃亮,还会突然起飞!最近,不少河南老乡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家中出现了一种体型较大的会飞蟑螂,这些不速之客引发了广泛关注。“家里发现一只会飞的大蟑螂,个头快赶上我手指头了!”2025年9月初,河南多地居民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照片和视频,展示他们在家中遭遇的“不速之客”——这种以往在南方常见的大型蟑螂。
近日,河南多地居民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入侵”。这些被称为“南方大蟑螂”的昆虫突然出现在许多家庭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些蟑螂与河南本地常见的品种明显不同:体型更大(通常有3-4厘米长),外表油亮,而且具备飞行能力。一位郑州居民描述道:“凌晨起夜时,在洗手间看到一只约有三分之一个手掌大、黝黑锃亮的大蟑螂,吓得睡意全无!”这种经历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
根据《博物》杂志的介绍,这些“不速之客”很可能是美洲大蠊,即俗称的“南方蟑螂”。其实早在1991年,河南省内已有美洲大蠊的记录。当时省内主要蟑螂品种包括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整体上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趋势。过去,美洲大蠊在河南多见于小区垃圾堆或下水管道等室外环境,很少进入居民家中。如今它们却登堂入室,引发了居民的担忧和好奇。
这些南方蟑螂是如何“北上”的呢?专家分析,如今发达的物流网络,可能是它们“北上”的主要途径。美洲大蠊的卵鞘像干瘪的豆荚,不起眼却生命力顽强,很容易附着在快递纸箱或货运物品上,搭着“顺风车”就从南方来到了北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以及北方冬季普遍供暖,也为它们在户外和建筑的温暖角落提供了生存下来的可能。
事实上,这类南方蟑螂在河南并非首次出现。2020年8月,郑州市民李女士就曾向媒体反映,在家中发现了很多体型大且难以毒死的蟑螂。李女士非常喜欢网购,尤其是喜欢在网上购买化妆品和南方的水果。每当收到快递后,她就会把拆掉的快递箱放在家中卫生间旁边的小储藏室里。她在清理小储藏室的快递箱时,忽然发现箱子底下有好几只几厘米长的大蟑螂。专业除虫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这种美洲大蠊很可能是通过她网购的快递从南方“搭乘顺风车”来到郑州。
怕蟑螂的河南朋友或许可以稍微松口气。专家介绍,和耐干燥的德国小蠊不同,美洲大蠊的生存离不开高温湿热的环境。北方冬季室外的严寒,它们无法安然度过。而我们大多数家庭的室内环境又比较干燥,这对于它们来说是生存的一大挑战。目前河南的天气虽湿但不热。据省气象台预报,最近副热带高压在淮河一带摆动,黄河以南地区多阵雨天气,这种环境暂时适合蟑螂活动。
专家指出,防治这些南方蟑螂需要采取与本地蟑螂不同的方法。本地德国小蠊蟑螂的栖息地一般在厨房和卫生间地面上,而外来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等蟑螂则是依附在卫生间下水道的内壁上,以及墙缝、楼梯间的杂物堆里。因为外来蟑螂和本地蟑螂栖息地不同,再加上卫生间地面时常有水,若是用粉药、喷剂时间不长,效果也不好,所以最好使用灌滴灭蟑药剂倒进下水道,或注射到墙缝中,能起到更好灭蟑效果。
要预防这些不速之客,专家建议首先要保证家中环境卫生,及时打扫卫生间和下水道,清理垃圾,家中不留卫生死角,并及时堵塞墙体缝洞。其次,在收到快递时,最好直接将快递包装盒拆掉,丢进小区内每天清理的垃圾桶内,避免其成虫、虫卵随着快递包装盒进入家中。看到蟑螂最好不要直接踩死,也不要直接接触。如果踩死的是雌性蟑螂,其尾部卵鞘里有几十粒卵,一旦将其踩死,其虫卵很可能会黏附在鞋子上,随着鞋子走动将虫卵弄得满屋都是。
有趣的是,这种令人讨厌的昆虫也有其价值。在山东,有人养了10亿只美洲大蠊蟑螂,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蟑螂工厂。这些蟑螂每天能处理掉50吨厨余垃圾,还不会产生任何造成二次污染的副产品。自然死亡的蟑螂经过灭菌处理后,可做成家畜的优质饲料,其中含有丰富的高蛋白。在四川凉山就有一座全球最大的蟑螂工厂,养殖了60亿只美洲大蠊。而这些蟑螂的最终归宿,是变成一种可能很多人喝过的药物——康复新液,这种药能加速伤口愈合。
据了解,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每年春暖花开时节都会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病媒生物主要是指“四害”,即苍蝇、蚊子、老鼠和蟑螂。同时,卫健委还会免费发放《病媒生物防治标准》等相关知识手册,以及病媒消杀药械。市民在预防“四害”方面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向辖区卫生部门咨询。
2025年7月,洛阳市涧西区长安路九号街坊也曾出现蟑螂泛滥情况,经专家鉴定为侧缘佘氏蠊(俗称樱桃红蟑螂),是当地首次监测到的蟑螂品种。疾控部门立即采取了防治措施。美洲大蠊的“北上”旅程,揭示了全球化和气候变化如何悄然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通过物流网络“搭便车”的昆虫,不仅是居家 nuisance,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分布的深远影响。
面对这些不请自来的“室友”,保持环境卫生、妥善处理快递包装是关键。如果已经“引螂入室”,也不必过度恐慌——北方干燥的冬季室内环境对它们来说是生存挑战,专业防治也能有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