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2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王丰铃)在印度总理莫迪于上合峰会与中俄领导人交谈后,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1日发文,就贸易问题对印度再施压,引发外界对美印关系的猜测。受访学者认为,美印关系已扎入尖刺,但印度仍在积极推动“印太战略”,希望拉住美国遏制中国,借机实现印度制造崛起。
2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与到访的印度总理莫迪在华盛顿白宫出席联合记者会。 图源:新华社
特朗普控诉,印度在对美贸易问题上“完全单方面”,收高关税导致美企无法向印度销售。此外,印度购买大量俄罗斯石油和军事设备,却很少从美国购买。特朗普又强调,印方提出过将关税削减为零,但为时已晚。
不少观点认为,莫迪应对美国施压“向东看”,惹急特朗普。在天津参加上合峰会期间,莫迪在社交平台密集发布25条帖文,包括9月1日在峰会现场与俄总统普京热情拥抱和握手交谈照片,以及中俄印三国领导人同框交谈照片。
不过,美国驻印度大使馆同日以乐观措辞描述了美印关系。大使馆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美印关系继续“达到新的高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刘宗义 2日向香港中通社表示,莫迪来华并出席上合天津峰会,与中、俄领导人会面,且未对联合声明过多阻挠,有积极一面。但莫迪此行,尤其是发布三国领导人同框贴文,表演痕迹明显,目的是做给美国看,借此与美方在关税问题上展开谈判协商。
刘宗义分析,对莫迪的承诺要观其行。注意到莫迪来华前,先访问日本,与日本就东海、南海问题发表联合声明,措辞严厉,明显针对中国。莫迪参加上合峰会期间,印度陆军特遣队前往阿拉斯加与美国陆军举行联合演习。
“莫迪真心希望与特朗普政府搞好关系,仍在争取与美国加强合作。包括在关税方面,获得美国优惠让步,在军事国防方面,继续与美日等国加强合作,共同遏制中国。莫迪当前对华政策的调整,是策略性、战术性的,而非根本的、战略性的调整。”刘宗义说。
刘宗义指出,美方拿捏印度的筹码太多,包括军援、武器交易、技术转让、移民签证等。50%关税打到印度身上,伤害性亦极强。莫迪无力与美国硬碰硬,采取的思路是通过外交手段,与中俄拉近关系,让美国意识到印度所谓的“地缘政治价值”,撬动美国对印度网开一面。外交舞台仅被莫迪当作工具。
至于莫迪此计的成效,刘宗义认为,有一定效果,令美国的建制派感到紧张,极力游说特朗普,希望其改变对印政策。不过,特朗普并不重视印度,希望印度彻底服软,变成另一个日本,但这让莫迪很难对国内交代。
刘宗义续指,美印关系已扎入尖刺,但印度仍在积极推动“印太战略”。莫迪政府希望藉中美战略竞争,在拉住美国遏制中国的同时,推动全球产供链向印度转移,使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实现印度经济腾飞和大国崛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