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日子。有幸作为香港代表团成员,亲历此次阅兵仪式,又在当晚人民大会堂的文艺晚会中重温那段浴血岁月,内心涌动的不仅是个人荣幸,更是一份跨越地域与时代的使命担当。这场纪念活动,于我而言,既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更是一次对“家国一体”信念的精神淬炼。
作者有幸作为香港代表团成员,亲历此次阅兵仪式。(作者供图)
清晨的阳光洒在天安门广场,当受阅方队迈著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铁甲洪流裹挟著时代的厚重感缓缓驶过,我耳边仿佛响起80年前中华儿女抗击日寇的呐喊。那些整齐的伫列,不仅是国家国防实力的直观展现,更是对无数抗战先烈的庄严致敬——正是他们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牺牲,用14年浴血奋战换来了民族独立与尊严。
清晨5时30分许,受阅部队抓紧最后的时间进行彩排。(香港中通社记者 谢光磊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并非孤立的历史事件,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军民以3500多万伤亡的巨大代价,为全球反法西斯胜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阅兵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回顾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强调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祖国抗战的伟大意义。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铭记,更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一次精神洗礼。而香港,作为这段历史的重要参与者,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在密林与街巷间的抗争,早已将香港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交织,成为中华民族抗战史诗中不可磨灭的篇章。
恰是为了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此次阅兵仪式相较以往,呈现出诸多深刻呼应历史、又彰显时代力量的鲜明特色:一是突出历史传承,参阅部队多源自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战主力单位,还遴选抗战功勋荣誉旗帜,让抗战历程与精神在受阅队伍的步履中得以重温;二是展示崭新布局,作为我军改革后“4支军种+ 4支兵种”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的首次阅兵,集中体现军事力量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装备创新升级,受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大,涵盖四代装备、无人智能装备及高超声速、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彰显自主创新实力与新域新质战力。
亲身参观庄严阅兵式,那种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冲击,是任何影像都无法比拟的。而当晚在人民大会堂观看文艺演出《正义必胜》,同样是一场直击心灵的精神洗礼。八声庄严钟声中,音诗画《山河铭记》开启晚会,五个篇章层层铺展:《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殇》等节目,让我为同胞曾受的苦难痛心;《怒吼吧,黄河》《遍地烽火》尽显抗争力量;《永远的番号》里母亲救战士、送儿上战场的场景,更让我热泪盈眶。这些场景让我深刻体会到,抗战精神从来不是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融入中华儿女血脉的团结与坚韧。这种精神,在当下依然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它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守护当下的安宁;唯有凝聚力量,才能应对时代的挑战。
如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个别势力试图歪曲历史、挑拨分裂,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正是对这些错误行径的有力回应。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香港同胞既要守护好香港的繁荣稳定,更要扛起传承历史、凝聚共识的责任。未来,我们应以更坚定的立场、更务实的行动,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同时,助力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爱国爱港”的信念在香港社会深深扎根。相信在抗战精神的激励下,香港将与内地携手共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为中国侨联委员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 阎伟宁)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