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8月27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77岁的林子祥和63岁的叶蒨文,将于10月9日至13日在红馆举行一连五场的夫妻档演唱会,消息一出门票瞬间售罄。观察近年来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内地,越来越多的老牌香港歌手登台开场,几乎场场爆满。
香港启德体育园3月1日晚开幕,歌手林子祥(右)和叶倩文(中)献唱。(香港中通社记者 许其皓摄) 香港中通社图片
两人的这场演唱会主题是“白头到老”,可见主办方也很清楚这是主打银发市场,然而买票的人,还不一定是银发。在年轻人集中的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不少歌迷分享抢票攻略,留言希望演唱会能到内地巡演,还有“00后”买票陪著妈妈一起看共同的偶像。
今年以来,在香港启德和红馆登台的香港歌星,不少都算是上个世纪的偶像:谢霆锋时隔25年再开唱、陈慧娴第六次红馆演唱会、陈慧琳红馆连开八场演出,下半年除了林子祥,出道40年的杜德伟、出道30年的杨千桦,都要在红馆开唱。
谈不上是小鲜肉、连曲风也比较“过气”的这些歌手,为何还吸引这么多粉丝买票?
首先从娱乐的本质来看,观众花钱希望看到高质量的舞台演出。而以上这些不同年代的香港歌手,实力不俗、精力旺盛,即便是白了头发、多年未唱,还是能随随便便唱跳三个小时。也有一些当年很红的香港歌手到内地登台,因为功力下降被网友嘲讽;可见能在红馆登台的,体力和声线都需要常年保持。
其次,港乐近年来在内地以综艺节目带起来的热度,一直没有下降。《我是歌手》、《声生不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姐姐》……内地综艺节目从邀请一两位港星,到如今都有港乐专题,观众爱看,节目组更乐意推介,良心循环粉丝增量可观,自然有演唱会票房基础。
演唱会制作人梁慧仪接受访问时也对港乐的今昔对比感到很惊喜。她说,上个世纪90年代在内地举办张学友、梅艳芳等巡唱,但那个年代广东歌在内地市场不像现时受欢迎,连上海这种大城市,票房都不理想。近年港乐在内地乐坛遍地开花,得到大量粉丝支持。
最后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是港乐还是华语流行音乐圈,音乐串流后卖不动CD的资本逐一退场,今日乐坛,已经难有上个世纪80年代的造星实力。这里说的造星不止于宣传,还有选秀制度、唱功培训、词曲制作、录音设备等,不同年代的差异造出不同的歌星,导致200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爱听到的流行曲,仍然集中2000年代前后。
这种情况不止于港乐,全球音乐圈甚至影视圈也有这种趋势。近月热播的美国好莱坞赛车电影《F1》,年过6旬的布拉德皮特仍然有银幕号召力,还催生了一句网络流行语“法拉利老了还是法拉利”。欧美的很多摇滚乐团如后街男孩,近年来也重组复出全球开唱,票房不比日韩偶像差。
或许观众并不是怀旧歌手或歌曲,而是怀念全力打造专业演员、歌手的年代,当时还没有数字化,娱乐还是全盛产业,吸引最优秀的一批人投入其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