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今天将结案 控方:印刷或发布煽动刊物已有罪
创始人
2025-08-19 09:04:18
0

香港新闻网8月19日电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涉嫌干犯香港国安法,被控一项串谋刊印复制煽动刊物罪及两项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案件上周因黑雨及黎智英戴上可携式心脏监测设备需时等原因,延至昨日(18日)开始进行结案陈词。控方交代书面结案陈词长达860页,口头结案陈词预计需时两日。

图为黎智英早前收押的场面。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控方指,案中各被告于香港国安法实施前有协议进行一连串行动,包括要求外国“制裁”内地和香港特区;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各被告持续进行相关行为,因此协议仍持续,属串谋犯案。控方无须证明各被告在香港国安法后有新协议,亦无须证明被告全盘知道协议内容,只须证明各方依循协议继续行事,足以入罪。

3名香港国安法指定法官杜丽冰、李素兰及李运腾进入法庭后,正式开庭。昨日(18日)由控方代表首先开始结案陈词,控方就五个方面陈词,包括香港国安法生效产生的协议受挫失效原则;香港国安法第二十九条(四)有关“请求”(request)“制裁”(sanction)的意思;煽动颠覆罪名要求证明“基本意图”抑或“特定犯罪意图”;有关3间被告公司的罪责,如何举证谁是作出指示及决定的人士;以及关于检控报章及人权议题,预计需时两天,即今日(19日)完成。

受天气影响,黎智英案件控辩双方延期至8月18日开始进行结案陈词。图为大批传媒关注黎智英由囚车押送至法院。(香港中通社记者  谢光磊 摄) 香港中通社图片

只须证串谋行为持续至港国安法生效后

控方先围绕串谋罪行陈词,指无论串谋最终能否成事,只要众人达成协议,刑事串谋罪行便告成立。控方引述辩方陈词称,契约法适用于串谋协议,香港国安法实施后,之前的协议因而受挫失效,须形成一份新的协议才属违法。控方反驳指,契约法属民事法概念,不适用于串谋协议,控方并指举证重点在于“协议”,无须证明被告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形成新协议,只要行为持续即可定罪。

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黎智英继续履行有关协议,控方无须证明串谋协议在何时何地达成,只须证明串谋行为在香港国安法生效后继续便可,如黎智英到其他国家继续进行请求“制裁”等行为,即代表他继续执行其原有的串谋协议,已构成犯罪,控方不需要证明黎智英重新与其他国家达成新的协议。

报纸头版鼓动市民上街

控方指,串谋协议的形成最早可追诉至2019年4月,当时黎智英透过给予《苹果日报》管理层指示,以《苹果》作为煽动市民上街及争取外国关注的平台。黎又曾传讯息予李柱铭(民主党创党主席),称现在是合适时机去游说美国。控方续指,2020年5月24日《苹果》头版发起的“一人一信救香港”亦可视为另一个串谋协议形成的时间点。

在书面陈词中,控方指控黎智英对法庭说谎,指他原定在2020年7月访美。黎承认曾要求“制裁”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官员。至于各种倡议,黎至今从未撤回。控方并指,有关串谋协议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仍持续存在,例如黎智英于香港国安法实施后仍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以及接受《纽约时报》和自由亚洲电台(RFA)访问,呼吁美国对香港实施“制裁”、撤销香港特殊地位及实施贸易与科技禁运等,都构成其干犯串谋罪的直接证据。

受天气影响,黎智英案件控辩双方延期至8月18日开始进行结案陈词。图为大批传媒到场关注案件。(香港中通社记者  谢光磊 摄) 香港中通社图片

控方:勾结无须证明有协议

控方就香港国安法第四节第二十九条中“勾结”诠释等展开陈词。

控方指出,辩方曾争辩香港国安法第二十九条第四款未提及“勾结”二字,而控方认为香港国安法第三十条已对“勾结”作出定义。

该条列明:“为实施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犯罪,与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人员串谋,或者直接或者间接接受其指使、控制、资助或者其他形式的支援的,依照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从重处罚。”

法官李运腾指出,香港国安法第二十九条所属的副标题“第四节 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应适用于整个章节。

指“提出了请求 便完成了请求”

对于辩方曾声称,勾结罪中控方须证明勾结方之间有协议或秘密协议以危害国家安全,且相关请求须被传达及接收。控方指出,勾结罪无须证明任何协议或秘密协议,香港国安法第二十九条及第三十条已明确列出“勾结”的违法行为,不存在含糊不清之处。

对于“请求”这一要素,辩方曾称要求控方证明某人“请求”制裁、封锁或其他敌对活动时,必须证明“请求”至少已传达给对方且被接收。

控方指,香港国安法第二十九条只是指“request a foreign country” ,不是“request to a foreign country”,条文只针对提出请求一方,与被请求一方无关,只要提出了请求,便完成了请求。控方还以黎智英不断请求特朗普“制裁”内地和中国香港为例反问:难道需要传召特朗普来港出庭作证其已收到请求?

在讨论香港国安法中“勾结”和“制裁”的定义时,法官李运腾向控方提问,以行贿为例,是否必须知会受贿者,行贿才成立?

控方则认为不需要,并指出黎智英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仍到其他国家继续进行请求“制裁”等行为,外国“制裁”无须发生在战争状态下才成立,而黎的行为代表其继续执行原有的串谋协议,已构成犯罪。

受天气影响,黎智英案件控辩双方延期至8月18日开始进行结案陈词。图为黎智英上午由囚车押送至法院时,反恐特勤队荷枪实弹戒备。(香港中通社记者  谢光磊 摄) 香港中通社图片

“印刷或发布煽动刊物已有罪”

控方昨日(18日)下午在结案陈词时指,印刷或发布煽动刊物已经有罪,无须证明有煽动意图,只须证明他知道涉案文章具煽动意图并意图发布。

控方引述马俊文、吴政亨等案例指,在香港国安法下,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并不局限于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武力以外的其他非法手段同样可持续带来危害国家安全威胁,包括制裁或敌对活动等,并认为可以参照《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中有关定义。

控方并指黎智英利用《苹果日报》作平台实行其主张,涉案的161篇煽动文章中,有31篇寻求“制裁”,黎是《苹果》东主,占最大股份比例,曾是集团主席和非执董,他作供亦承认曾借款予集团,以支持其继续营运。

监测心率 药物治疗 无表达不适

昨日(18日)上午开庭后,控方即交代,黎智英已根据医疗团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自上周五(15日)休庭后,即日惩教署医疗团队已按专科医生建议,为黎智英准备佩戴心率监测设备及提供处方药物。

由上周五(15日)至昨日(18日),黎智英对自己的心脏及整体健康状况并无表达任何不适。法官杜丽冰亦指出,早前法庭收到医生文件,确认被告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适合上庭聆讯,控辩双方就此并无异议。法庭在上下午分别安排一节小休,若黎智英需要额外小休,随时可以提出,法庭会尽量安排。

辩方律师对治疗无投诉

黎智英案原定上周四(14日)开始结案陈词,因黑雨延期一日。上周五(15日)开庭时,辩方以黎智英有心悸等健康情况为由,申请结案陈词期间不出庭。

法官强调,结案陈词是聆讯一部分,黎智英应该出庭,虽然收押所医疗团队为黎进行多项检测后未发现异常情况,但法庭同意黎在审讯期间戴上可携式心脏监测设备上庭。

黎的代表律师曾称,黎愿意佩戴监测仪并接受药物治疗,又确认黎每天得到惩教署医护的到访和接受适切治疗,对有关服务没有任何投诉。法庭将案件押后至昨日(18日)开始结案陈词。

案件审理期间,外部反华势力多次假藉黎智英在狱中所受待遇,包括医疗服务等,肆意炒作、抹黑。香港特区政府已多次发声明谴责并反驳相关谬论,强调黎智英真正的代表律师已表明黎在狱中获适切治疗及待遇,批评反华势力的说法子虚乌有,造谣生事。

受天气影响,黎智英案件控辩双方延期至8月18日开始进行结案陈词。图为不少人等候入场旁听。(香港中通社记者  谢光磊 摄) 香港中通社图片

【相关新闻】

特写丨诸多动作与旁听者沟通 涉藐视法庭

记者观察到,黎智英昨日(18日)上庭时向旁听席人士双手合十、点头,坐下后又以口形与亲友隔空沟通、挥手和做OK手势。

其间,有旁听者向黎智英挥手。有大律师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指,被告没权与旁听者沟通,做出如挥手或其他手势明显属藐视法庭。

昨日(18日)开庭前,法庭职员转述法官指示说,无论法官是否在场,必须保持安静,严禁以任何方式干扰审讯,不得就此案发表任何感受或意见,包括个人感受、祝福语及道别语。

合十点头 以口形隔空交流

黎智英昨日(18日)身穿米白色风衣、浅卡其色长裤,佩戴黑粗方框眼镜。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他昨晨由惩教人员押解入庭后,先向律师席示意,再靠近被告栏玻璃窗与律师沟通,其后向旁听席人士双手合十、点头,坐下后又以口形与亲友隔空沟通,作出手势。

有旁听者向黎智英挥手。法庭职员阻止,强调之前已提醒禁止挥手。该旁听者扬言:“连挥手也不行?是谁定的规矩?”法庭职员再次强调是法官命令。黎智英在法庭上,大部分时间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多数时候低头听,偶尔闭上双眼。

中国梦智库主席、大律师丁煌表示,在法庭中,被告有权与辩护律师交流案情,但无权与旁听者以任何方式沟通,而且法官在开庭之前已下达命令,必须保持安静,严禁以任何方式干扰审讯,这时作出如挥手或其他手势有藐视法庭之嫌,不合规矩。他强调,市民到法庭上听审,是符合公众知情权,但不可以有额外行为动作影响审讯,包括挥手。(来源:香港文汇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
IDA携东亚银行探索香港稳定币... 香港新闻网12月11日电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IDA 宣布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以支持香港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