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18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表示,截至8月18日下午5时,中心没有录得新增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中心提醒市民应采取妥善防蚊和个人保护措施,特别是从蚊传疾病流行地区回港后。若出现发烧或急性关节痛等病征,应立即就医并通知医生相关旅游史。
图源:云南疾控
输入个案的分析
中心总监徐乐坚医生说:“香港今年累计录得9宗输入个案,涉及6男和3女,年龄介乎8至79岁(中位数:31岁),各个年龄组别人士均有机会受到感染。5宗病例在潜伏期内曾前往广东省佛山市,4宗病例则曾前往孟加拉国。市民应留意现时除广东省佛山外,全球多国正爆发基孔肯亚热,外游前必须注意当地情况。3名病人在返港前已发病,另外6名病人在返港后第1至5天发病,因此从受影响地区返港后仍需继续观察身体状况。病征方面,所有病人均出现发烧,绝大部分(8宗)病例出现关节疼痛,通常在发烧开始的当天或1天后出现。最常受影响的部位包括手腕、肘部、膝盖和脚踝。市民若从基孔肯亚热流行地区返港后出现上述典型病征,应立即求医并告知外游史,并应避免使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以免加剧出血风险。一般而言,儿童不应服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去舒缓发烧和其他症状,以防引致雷尔氏综合症,一种严重及可致命的并发症。”
徐乐坚医生补充:“公共衞生化验服务处的基因分析显示佛山输入的个案属东/中/南非基因型的中非亚谱系,与广东省现时流行的病毒株一样。另外,孟加拉国输入的个案属东/中/南非基因型的印度洋亚谱系。上述两种亚谱系带有关键基因突变,增强病毒在白纹伊蚊中的适应性和传播效率,从而加速了基孔肯雅病毒的传播。中心的基因分析显示白纹伊蚊可有效传播现时流行的基孔肯雅病毒,输入个案如在传染期被蚊子叮咬,有机会导致本地传播。因此,防蚊控蚊工作至关重要。不论在本地或外游时,应时刻保持环境衞生、注意防蚊控蚊及采取个人保护措施。科学研究显示,即使没有病征或尚未出现病征的感染者被蚊叮咬,亦有机会把病毒传给蚊子。市民如从受蚊传疾病影响地区回港,应在14日内持续采取措施防止被蚊叮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