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副主席、前行政长官梁振英近期连续就香港社会治理发声,尤其强调“诚信是香港几十年经营的基石”,严厉力斥非法劳工等损害香港诚信与秩序的行为。笔者认为这一主张切中当下香港社会痛点——黑工问题不仅侵蚀本地劳工权益,更对香港的经济秩序、公共安全乃至国际声誉构成严重威胁。笔者见社会很多人也响应大吐苦水,他们圴希望港府须拿出更强硬的态度严打黑工、加重刑罚,方能践行“保障港人利益、维护香港声誉”的承诺。
黑工泛滥:从“零散违规”到“系统性侵蚀”
近年来,香港黑工问题已从个别行业的“小打小闹”演变为规模化、专业化的乱象,其渗透之深、危害之广触目惊心。
从组织模式看,黑工已摆脱过去“熟人介绍”的零散状态,形成由“黑中介”操盘的产业链。例如,内地社交平台上公开招揽的“香港跟拍”服务,以非常低价吸引顾客,背后正是黑中介组织无合法资格者入境短期执业;而“高德打车”黑工司机事件中,警方查获的诈骗集团更是通过操控多个网上账户,系统性安排不合资格司机接单,形成“组织招募—身份伪装—利益分成”的完整链条。这种规模化操作不仅加大了执法难度,更让黑工市场呈现“野火烧不尽”的顽强态势。
香港“高德打车”日前出现黑工司机。(网络图片)
从行业渗透看,黑工已从传统的清洁、促销等领域,蔓延至建筑、装修、金融服务等专业领域,埋下巨大风险。日前香港四大装修业商会的报告揭露,黑工为规避查处,竟直接“住工地、完工才出门”,甚至通过业主提供的短期租约伪装成“租客”掩人耳目;更令人担忧的是,内地网店卖家为锁具销售配套的“安装服务”,实则是未经培训的黑工上门作业,其操作是否符合香港安全标准无人监管。在建筑、展会布置等领域,由于内地与香港的施工标准和规范存在差异,黑工的操作很易引发安全事故——这对每年举办超240场盛事、依赖“盛事经济”拉动增长的香港而言,无异于在人群密集的活动现场埋下定时炸弹。
黑工之害:践踏公平,透支香港“诚信名片”
梁振英强调,香港的金融、贸易等核心产业赖以生存的根基是“诚信”。而黑工泛滥正在从根本上动摇这一基石,笔者认为其危害体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践踏劳动市场公平,损害港人饭碗。黑工以低于本地正常薪酬的报酬抢夺工作机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例如,很多行业的公关公司为压低成本,刻意聘用内地黑工参与活动策划,迫使遵规企业陷入“不雇黑工就无价格优势”的被动局面;而装修业的本地师傅面对黑工的低价竞争,要么被迫降薪,要么失去生计。这种“内卷”不仅剥夺了港人的就业权益,更摧毁了劳动市场的公平秩序。
其二,引发公共安全危机,威胁市民福祉。黑工无需接受香港的安全培训与资格审核,其操作的风险性难以估量。建筑工地的偷工减料、网约车的无证驾驶、装修现场的违规作业,每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酿成伤亡事故。尤其在启德体育园等大型场馆承办更多国际活动之际,若盛事筹备环节被黑工渗透,其安全隐患可能导致香港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
其三,影响香港诚信声誉,冲击核心竞争力。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自由港,香港的魅力在于“规则透明、执法严明”。但黑工泛滥背后,是企业对合规的漠视(如金融企业招标只看价格不问资格)、对法律的轻慢(如业主协助黑工伪装身份)。这种“走捷径”的心态若蔓延,将让香港数十年积累的“诚信品牌”蒙尘——当国际商家质疑“香港的服务是否依规合法”,当游客担心“消费安全是否有保障”,其对经济的打击将是深层次、长期性的。
严惩黑工:既是维护法治,更是守护港人根本利益
面对黑工乱象,梁振英的呼吁直指要害:不能让少数人的违法行为毁掉香港的根基。笔者十分认同,我建议港府可从三方面强化治理:
首先,加重刑罚,提高违法成本。现有执法虽有行动(如入境处与警方联合拘捕,每次行动抓获数十至上百人),但惩罚力度仍不足吓阻违法者。可参考“双非婴”问题的治理经验,对组织黑工的中介、雇用黑工的企业从重处罚,例如大幅提高罚款金额、追究刑事责任,让“雇用黑工”成为企业不敢碰的高风险行为。
其次,堵塞制度漏洞,强化全链条监管。针对黑工伪装身份、隐藏作业的新招数,需联动房屋、税务、行业协会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例如,装修业可要求施工单位登记从业人员身份,与入境处数据实时比对;网约车平台需强制核实司机的合法工作资格,否则承担连带责任。
最后,区分“合法外劳”与“非法黑工”,彰显政策公平。笔者支持香港就特定行业输入外劳,事实上香港并非关闭对外劳动力的大门,近年政府已放宽政策,允许建造、餐饮等行业引进合法外劳,这些劳工经培训、持证上岗,既缓解人手短缺,又不冲击本地市场。与之相对,黑工无需纳税、不承担社会责任,却以低价破坏规则。笔者认为只有严厉打击黑工,才能让“合法外劳”政策真正惠及香港,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笔者认为香港的繁荣,从来不是靠“走捷径”,而是靠几代人用规则、诚信与汗水铸就。黑工泛滥是对这份积累的践踏,更是对数百万港人根本利益的伤害。正如梁振英所言,捍卫香港的诚信基石,必须从严打黑工、保障港人权益做起。唯有如此,香港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守住优势,为市民谋求更稳定、更有尊严的未来。
(本文作者为香港再出发共同发起人、香港菁英会副主席、阳江市政协委员、河南省青联港区常委 高松杰)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