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14日电 香港连续15年位列全球最难负担楼价城市榜首,最新一份《国际房屋负担能力》报告指出,去年第三季,香港楼价对居民收入比率降至14.4,意指一个香港家庭需不吃不喝14.4年才能置业。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香港仍是楼价最难负担的市场,但有关指数创下近12年最低。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每年均会公布《国际房屋负担能力》研究报告,今年的报告评估8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爱尔兰、新西兰、新加坡、英国、美国在内的共95个主要城市的住宅楼价中位数与收入中位数,按照2024年第3季数据,计算出各大城市的楼价可负担水平。
有关指数越大代表负担越大。最新报告显示,香港的房价依然最难负担,指数为14.4,其次依序为澳大利亚悉尼(13.8)、美国圣荷西(12.1)、加拿大温哥华(11.8)、美国洛杉矶(11.2)。
报告提到,香港自加入该系列研究报告以来,一直是最难负担的住房市场,但近年情况已有缓解,最新指数、2024年的14.4已经比2023年的16.7及2019年疫情前的20.8有所改善。
分析中国市场时,报道提到,中央明确要求香港改善住房可负担性并增加房屋面积,又指有两个项目可能大幅增加香港的房屋存量,包括北部都会区及明日大屿,或缓解香港高昂的住屋成本。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土地及房屋供应重镇,区内的新发展土地约3000公顷,可望提供逾50万个新住宅单位。在未来5年,会有约6万个公营房屋单位落成;在第二个5年,新落成房屋单位将再增加约15万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