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8月12日电 中国深圳市医疗保障局8月12日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非深圳户籍学龄前儿童可参加深圳居民医疗保险,预计每年约10万名儿童受益。此举旨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促进外来人口融入,减轻非户籍家庭育儿负担。
资料图为山东省青岛市一幼儿园开展绘画活动。图片来源:新华社
参保条件为:年龄七周岁以下、未在园在校、未参加其他地区医保,且父母一方持有有效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深圳签发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为深圳户籍居民。已参加异地医保的儿童需先停保,以免影响待遇。参保儿童可享受与深圳户籍居民相同的门诊、住院及大病保障,年度个人缴费约600元人民币(约83美元),政府提供部分补贴。
此政策呼应国家生育支持战略。7月28日,国务院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为符合生育政策的三周岁以下婴幼儿每年发放3600元人民币(约506美元)补贴,直至三周岁。深圳作为试点城市,将率先完善配套措施,减轻家庭经济压力,鼓励生育,应对人口老龄化。
官媒此前报道,国务院进一步推出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预计惠及全国约2000万儿童。深圳计划2025年实现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免费学前一年教育,并逐步扩展至民办幼儿园补贴,显著降低教育支出。
专家指出,深圳政策组合彰显中国应对低生育率和人口结构挑战的决心。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底深圳常住人口约1800万,非户籍人口占比超60%。新政将吸引更多年轻家庭落户,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政策借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