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16日电 香港今年累计录得9宗基孔肯雅热确诊个案,均属输入个案。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今日(16日)表示,政府现行的灭蚊措施,与以往出现登革热输入个案时相同,相信能控制基孔肯雅热的暴发情况。他又称,预计9月起运用机械狗携带灭蚊剂协助灭蚊,并期望明年试行“以蚊治蚊”。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15日表示,截至当日下午5时,中心录得一宗新增感染基孔肯雅热的输入个案。
新增个案涉及一名居于西贡区的23岁男子。初步调查显示,他于8月1日起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期间曾被蚊叮咬。他在8月3日回港,8月8日起出现发烧、关节痛及皮疹。他14日到将军澳医院急症室求诊,获安排入院,在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目前情况稳定。他的血液样本经检验后,证实对基孔肯雅热病毒呈阳性反应。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由于病人潜伏期身处佛山市,防护中心认为他是在外游期间受到感染,属输入个案。病人没有其他同行人士或家居接触者。中心会继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已把个案通报广东省衞生当局。
谢展寰今日在一个电台节目上表示,香港入境旅客数量庞大,预计输入个案会持续增加,无法完全排除本地个案的出现。应对基孔肯雅热疫情方面,他提到,特区政府已于7月召开跨部门督导组会议,当中食环署成立19区跨部门灭蚊专组,一旦发现输入个案,会在患者住所、工作地方等附近250米范围加强灭蚊工作。又称会联同房屋署、康文署、路政署、物业管理业界、饮食界等一同灭蚊,强调要高度防范传播,不能掉以轻心。
香港亦正研究使用新科技灭蚊。谢展寰透露,曾尝试以无人机喷洒灭蚊药,但风势较容易将灭蚊药吹至其他地方,效果未如理想。预计9月起运用机械狗,携带灭蚊剂前往地形崎岖、人员较难徒步到达的地方喷洒灭蚊剂,认为在炎热天气下,可减轻前线人员的负担。
他称,初步计划试用一只机械狗,若效果良好会再增加,也会继续研究其他不同种类的灭蚊工作。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白纹伊蚊身上培植细菌,减少蚊的繁殖和病毒传播能力,即“以蚊治蚊”,目前新加坡正使用相关方法,效果良好。谢展寰称,希望香港明年起进行试验。
据悉,“以蚊治蚊”是通过释放大量带有沃尔巴克氏体病菌的白纹伊蚊。沃尔巴克氏菌被指有效控制昆虫繁殖能力,释放带有这款病菌的雄蚊会令授精的蚊卵难孵化,变相有助抑制疾病传播。
由于此方法准备需时并需在实验室测试,因此最快明年才可以试行。
因应疫情,香港驱蚊产品销量亦随之攀升。
近日,香港多个售卖驱蚊产品的店铺,均有不少市民及游客在选购驱蚊产品,当中一家大型商场的母婴用品区域,两款主要成分为15%及20%驱蚊酯的驱蚊产品一度没货。
有业界人士透露,香港近期多款防蚊产品销量明显上升;香港一间生产灭蚊机的公司也说,其近日驱蚊及灭蚊产品销量增加两至三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