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东方之珠与新疆的天山明月,本在地理上相距3000多公里,各自各精彩。但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与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维多利亚港的璀璨灯火与天山的皎洁明月可以交相辉映,联手重塑中国对外开放的版图。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下,香港与新疆的合作已超越简单互补,正升级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支点。这是笔者从新疆考察归来的最大感受!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视察组10日结束为期一周的新疆视察行程,笔者几天随行深入乌鲁木齐市、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石河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产业升级、扶贫搬迁安置、乡村振兴、民族文化及基层治理等课题,全面调研新疆高质量发展成果。
10日下午,大多数成员都在视察组召开视察情况交流会畅所欲言,回馈视察意见建议。笔者谈到了香港与新疆在金融、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合作空间的构建与扩充,这些想法在交流会上因时间所限而只能浅谈,但在“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下,全都具有可变成具体发展项目的潜力。譬如在物流拓展方面,香港成熟的航运网路与国际物流管理经验,加上新疆作为“西出枢纽”的战略性地理位置,正积极推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喀什自贸试验区如同双引擎,“香港智慧” 恰能为中欧班列的提质增效优化,而新疆丰富的坚果与瓜果经香港走向全球市场,香港的资本与技术也通过这条动脉源源不断注入新疆产业升级的脉络。
香港的绿色金融优势结合新疆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与现代农业,这又将是另一个商机无限的新舞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引导国际资本参与新疆风电、光伏项目,事实上我们已见有多间具有实力的新疆企业来港上市,但香港在与新疆的金融合作方面可以做得更多,因为香港同时也是亚洲绿色债券发行中心,可更创新设计符合“一带一路”特色的ESG金融产品。两地合作设立“清洁能源投资基金”,不仅能加速新疆绿色转型,更能为香港投资者开辟优质资产新赛道。当香港的金融专业能力嫁接新疆的实体产业资源,一条“资本西进、绿电东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清晰可见。
笔者更关注的是文化旅游领域的合作,港疆两地的文化共鸣,共同打造中华文明国际名片。香港努力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新招牌,新疆的多民族文化瑰宝正是不可多得的宝藏,加上香港的国际化文创实力,可以创造不少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化精品香港的国际影视展、设计周等平台,可成为新疆文化“走出去”的超级跳板;而“香港都市+新疆秘境”的“一程多站”新旅游路线,则将重塑丝路旅游的国际品牌形象。文化协同不仅可以促进产业融合,更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
新疆占有国家六分之一的版图,蕴藏丰富的天然、农业、能源、文旅资源,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的新发展前景将会逐步扩大,香港有丰富的国际经验、金融市场,更重要的是有普通法体系与国际仲裁经验的宝贵资源,一方面提升新疆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应对能力,也有助于香港法律服务业拓展中亚市场。法治软实力的对接,将为两地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筑牢安全网。
从这次视察得知,港疆合作已由过往的规划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当香港的国际化与新疆的区位优势深度交融,属于“一带一路”新篇章的故事正式揭开,港疆合作为国家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重要示范,也是跨越3000公里的新发展机遇。
(本文作者孙伟勇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