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8月4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菲律宾总统马科斯8月4日至8日对印度展开国事访问,寻求扩大两国之间的国防和经济合作。印菲的海军舰艇3日已在南海举行联合演习。受访学者指出,菲印并非首次在南海军演,已形成常态化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中国黄岩岛 图源:新华社
据印媒报道,马科斯5日会见印度总理莫迪,随后还将与印度总统穆尔穆和外长苏杰生会谈,标志“菲印战略伙伴关系迈出重要一步”。马科斯在临行演说时特别强调,印菲同样致力于维护所谓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南海仲裁裁决结果”。
菲军方表示,印菲两国的海军舰艇,3日至4日“首次”在南海海域展开“联合巡逻”。名为巡逻,却进行防空、机动和海上补给等多项演习,包括3艘印度舰艇。演习具体地点,则安排在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
香港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彭念4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小马科斯上台后,菲印关系进展迅速。突破性标志是印度在“南海仲裁案”立场由模糊转向明确支持,完全站在菲方一边。印菲双边防务也快速推进,印度增加先进武器对菲军售,已出售大数量反舰导弹,以提升菲律宾在南海针对中国军舰的能力。与此同时,印度在菲律宾重新设置武官,负责军事防务合作。
有观点认为,印度派军舰赴南海,更多还是在作秀。对此,彭念直言不认同:“这并非是印菲首次在南海军演,也并非偶尔、象征性军演。印度早于2019年就已参加美日澳菲在南海的演习,此后几乎每年都会在该区域,与菲律宾,甚至与其他域外力量展开军演,频率极高。尽管还未机制化,但已形成常态化趋势,非常不利于南海局势缓和。”
彭念指出,尽管印度重心仍在印度洋,参与舰艇数量和人员装备低于美日,对中国在南海掌握局势不会构成影响,但在舆论和外交领域会造成相对不利影响。印度明知中国反对域外势力介入南海的立场,却执意参加,试图借此常态化介入南海争端,值得高度关注。
印度为何执意介入南海?彭念分析,南海区域具有全球战略影响,而印度自认全球性大国,就必须增加在该地区的战略存在。印度1990年推出“东向政策”,与东南亚各国甚至日本、韩国贸易发展迅速,均通过南海贸易线往返,印度也担忧中国海上崛起后控制该线路。此外,印度打南海牌也是想在中印关系中增加筹码,用南海问题分散中国在中印边界的精力,也可获得菲方外交声援。
彭念分析,此行经济合作是次要,马科斯主要目的,是将印度拉入其国际朋友圈,韩国也将是其重点公关对象。菲方意图透过拉拢这些中国周边国家,联合对中国施加外交压力,当前急于与印度签订类似日菲之间的“部队互访协议”。不过中印关系正处于相对缓和状态,印度也不想刺激中国,还未达到签订该协议的地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