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1日电 赓续中华文脉的发展,力求体现香港精神与独特的文化蕴味,在读者热切的期盼中,《香港文学选集系列(2016-2023)小说选》(简称《小说选》)新书分享签售会于2025年暑假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活动由香港文学出版社、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主办,此一出版界的文化盛事吸引了众多读者关注,现场反应热烈,成为香港书展上的一大亮点。
《小说选》分为上下两册,游江主编,秋尘、周蜜蜜为特邀编者,辑录了8年间刊载的香港以及世界各地华文作家的文学著作80篇。新书分享签售会由香港文学副社长、总编辑游江先生主持,邀请了作家曾繁裕、蔡益怀以及陈慧雯到场与读者分享创作心得。游江回顾了《香港文学》由1985年创刊以来一贯的宗旨:“立足本土,兼顾海内外;不问流派,但求作品素质”,到今年创刊四十周年,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诚如签售会主题“在文字中邂逅香港的灵魂与浪漫”,《小说选》从最初的选文、归类、整理,到定稿、编辑、校对等一系列的工作,过程充满挑战亦充满几多乐趣,务求呈现作者的独特声音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体现文学的多元化。
分享创作环节,作家曾繁裕谈到他入选的小说《牛杂佬的而立之年》的构思及创作过程,文章穿插了粤语的俚语俗语,充满香港本土气息,令现场听众很有代入感。蔡益怀侃侃而谈,解答现场读者的疑惑,细述再现《狼变》里的江湖,如何塑造角色,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作家陈慧雯就小说《伦敦的月光》阐述创作灵感与社会背景,她认为,小说既是思想的容器又是艺术的表达,作家应具备社会责任感,深入了解普罗大众生活,感受人民群众的情绪,用悲悯心态去写作,对作品给予应有的诚实度。
游江相信,随著新兴作家的崛起(例如写科幻小说题材),未来将会看到更具多样性的作品问世。置身AI新时代,文学创作面临著重要的转型期,对作家的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