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30日电 美国针对半导体进口的“对等关税”政策即将于8月1日迎来截止日期,尽管台湾尚未收到正式通知,但美国高层已明确表态将在两周内公布相关国安调查结果,新的高额关税呼之欲出。这一消息让高度依赖美国芯片市场的台湾地区绷紧神经,台湾各界担忧此举将冲击半导体产业及全球供应链,“要付出的代价难以想象”。
台积电。新华社资料图片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7月27日称,针对半导体进口的国安调查结果将在两周内公布,该调查也是欧盟愿与美国商谈更广泛贸易协议的主因之一。美国总统特朗普则表示,半导体输美可能面临更高关税,还提到多家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厂商已计划赴美设厂以规避新关税,并暗示欧盟通过“周全方式”化解了芯片关税争议。
台湾《经济日报》指出,美国高度依赖台湾芯片,近年对台湾关注度颇高。拜登政府通过“芯片法案”吸引台积电等大厂赴美,特朗普则倾向于使用关税手段。他曾威胁对进口芯片课征25%关税,今年4月又启动相关国安风险评估,调查范围广泛,涵盖台湾输美电子产品的多个品类,而台湾去年电子产品占输美总出口比重约七成。若关税落实,不仅影响台商投资布局,还将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台湾“经济部”认为,半导体芯片直接出口美国占比有限,且先进制程领先,受影响较小。但台湾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吴大任推估,半导体关税税率可能不低,或在25%至50%之间。
除关税本身,台美谈判结果也备受关注。特朗普表示,将对未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和地区设定15%—20%的关税税率,且只有对方同意开放市场,美国才愿降低关税。台湾《经济日报》称,台美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特朗普此前宣布与日本完成关税谈判,这给台方谈判团队带来更大压力。美国的首要目标是推动“美国制造”,要求各方加大对美投资、采购美货。
有台媒称,日本、韩国等已宣布加码对美投资,台湾除台积电外是否再加码、扩大采购哪些美国产品(如军用产品、天然气、农产品等)成为热点。考虑到日本在农产品方面对美让步,“台湾恐被要求比照办理,美猪、美牛等议题的妥协程度”备受关注。
吴大任认为,台湾要达到日本、欧盟15%的关税税率颇具挑战。欧盟、日本为降低税率都有巨额投资或采购,而台湾经济体量小,要降17个百分点(从原始32%到15%),“代价实在难以想象,恐怕承担不起”。他还称,若关税达20%或25%,台湾出口、民间消费将大幅衰退,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可能为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