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7月30日)于发布新一份《香港营商环境报告:“一国两制” 独特优势》时,提及正与相关中央机构研究,在合适范围内相对放宽限制,便利内地来港人才调配资金来港买楼,同时避免出现资本外流。美联集团行政总裁(住宅)马泰阳回应指,该建议可以配合政府目前积极实施的一系列“人才计划”措施,更便利内地“人财”到港,也有助刺激资金流入本港楼市。
马泰阳相信,假如措施落实,将增加来港人才的置业需求,对香港楼市起进一步提振作用,预期伴随著近期股市强势、楼市供应减少、一手热销及减息憧憬等多重利好因素,带动香港整体楼市稳中向好,楼价亦有望加速回稳。
香港维多利亚港景色。香港中通社图
来港人才先租楼,租金累升14.2%
香港特区政府积极吸纳外来人才,截至2025年6月底,所有人才入境计划合共收到近50万宗申请,当中近33万宗获批,近22万人已经到港。
自政府于2022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及优化原有各项人才入境措施,带来新增住屋需求,但大部份来港人才先选择租住,租金至今累积升幅高达14.2%,相反楼价同期下跌约12.8%,走势与租金明显背驰。
事实上,内地买家向来较钟情一手物业,根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按已知买家姓名作分析,今年上半年内地买家(以买家姓名的英文拼音鉴别)占个人买家于香港楼市一手私宅注册量比率录约31%,高于二手约17%的水平。
内地买家倾向购买中高价及豪宅
美联集团行政总裁(住宅)马泰阳认为,假如财政司司长是次提及的研究得以落实,将达至以下四大效果:
1)便利内地人才落户香港,来港人才的租住需求转移至置业需求;
2)预计对一手市场较为有利,因内地买家向来钟情新楼,相信内地买家占一手成交宗数比例可升至4成半,而且内地买家倾向购买中高价及豪宅物业,内地买家于一手成交金额占比更有望挑战6成,两项比率齐创历史新高;
3)推动去库存,由于专才可即买即住,有助纾缓现楼货尾压力;
4)由于现楼货尾数字仍然高企,不担心会推高楼价,但新盘溢价有机会收窄。
内地买家于香港一手成交金额占比有望挑战6成。美联物业图
陈茂波昨日(30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香港的楼市情况。他说,本港住宅楼宇的楼价是趋向平稳的,特别是看看最近这三个月,可以说是有轻微、约百分之零点几的上升,总的来说平稳。他认为,随著本港的经济持续发展,市场对住宅物业会有更大需求。企业来到这里扩充业务,亦会衍生更大的需求。
陈茂波以吸引人才为例,指本港通过不同的输入人才计划,批准了近33万宗申请,来了约22万人,其他人会陆续来。陆续来的也不会是自己一个人来,很多是带同家庭来的,这些人才相对来说比较年轻,收入亦相对较高。这些都是消费力,也是香港物业市场下一阶段的购买力。
“去年楼价下跌,但租金上升,即楼价和租金背驰,这个现象说明甚么呢?可以这样看,一方面,当楼价下跌,大家想买楼时会怕它未止跌,暂时不入市,所以会暂时租住。”他认为,从外面移居来港的人初到来,大多是先租住,先看一下自己是否适应,另一方面是看看孩子在哪里读书,才决定住在哪里。
商议合适方式,研允调拨内地资金来港
“我们估计这些都会是日后的购买力。此外,一些内地来的朋友如果要买楼,会需要资金,内地的资金是否能够调动出来,目前来说可调出来的资金相对还有一些限制,我们正努力跟相关的中央部委研究是否可以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就这方面有所放宽,让内地朋友更便利地将资金调过来,又不会因此造成资本外流。如果可以这样做的话,他们也会成为购买力的一部分”,陈茂波说。
陈茂波认为,住宅物业市场现时已稳定下来,当住宅物业市场稳定下来,当目前的一些楼盘──譬如最近期一些一手楼盘,开售的市价相当“贴市”且卖得不错──当这些动起来时,接下来二手楼楼市便会动起来。目前息口减下来的速度和幅度比大家原本想像来得慢,因为美国面对通胀等问题。但最近两、三个月,因为外来的资金很多,使香港的资金更充裕,所以银行同业拆息低了很多,这除了减轻了企业经营的压力,也对住宅市场提供了一定支持。(来源: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