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调解之都”又迎喜事。将旧湾仔警署改建为国际调解院总部大楼的翻新工程7月30日“不超支、零意外、超高速”圆满竣工,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和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崔建春到场参观。林定国表示,律政司将全力支持国际调解院未来的工作,助力国家推展涉外法治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林定国Fb
行政长官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总部工程目标在2025年年中基本完工,让国际调解院总部在《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生效后正式落户香港。随著国际调解院总部大楼竣工,总部大楼将于8月1日正式交付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为国际调解院成立和开幕作好准备。
林定国在社交媒体帖文表示,经过14个月的不懈努力,不断提速提效,旧湾仔警署改建为国际调解院总部的建筑工程已“不超支、零意外、超高速”圆满竣工。按相关《公约》规定,有三个签约国家正式批准后的30天,公约便正式生效。随后,缔约国将召开理事会,制定一系列令调解院能展开实际运作的规则和组成秘书处,秘书处会负责调解院的日常运作。
林定国说,律政司将全力支持国际调解院的工作,亦会争取多些香港人以不同方式参与其中。相信国际调解院可与香港法律枢纽内多个相关区域或国际组织发挥协同效应,巩固香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下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定位,助力国家推展涉外法治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国际调解院总部大楼的翻新工程圆满完成,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资深大律师和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崔建春7月30日到总部大楼参观。图示林定国(中)和崔建春(右)听取建筑署署长李翘彦(左)介绍总部大楼设计。图源:香港政府新闻网
同日,粤港澳三地法律部门共同正式发布及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仲裁员名册工作指引》,根据《工作指引》进行的粤港澳大湾区仲裁员推荐程序(香港)亦一同展开。第六次粤港澳大湾区法律部门联席会议去年11月18日通过《工作指引》,列载大湾区仲裁员的推荐条件、推荐入册程序、《名册》的使用方法及监管规则等工作细则。
张国钧在社交媒体帖文表示,有关工作是粤港澳三地共同推进大湾区内规则衔接以及人才连接的重要成果,助力推动大湾区非诉讼争议解决机制的“软联通”。欢迎合资格的仲裁员踊跃报名,一起推动大湾区仲裁的发展。
国际调解院总部大楼由属二级历史建筑的旧湾仔警署改建而成,工程以保留原有主要建筑特色,并采取最少和可还原改动为设计原则,配合国际调解院总部的形象及功能。
国际调解院作为世界上首个专门以调解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国际法律组织,总部座落香港商业中心区的地标建筑,除彰显其独特国际地位和配合其运作需要,同时亦得以保育和活化旧湾仔警署。

国际调解院可处理三类争议,包括国家间、国家与他国投资者间以及国际商事争议。国际调解院将填补国际调解领域机制的空白,也是首个设在香港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
来源:香港中通社、香港文汇网、香港政府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