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4月4日电 香港特别行政区医务卫生局(医卫局)日前宣布,将“支援粤港澳大湾区医院管理局病人先导计划”(下称“先导计划”)延续至2026年3月31日,进一步便利合资格的香港医管局病人,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港大深圳医院)获得资助诊症服务。该计划自2023年推出以来,成效显著,获得广泛支持。
计划延续背景与成效
自2023年5月10日先导计划正式实施以来,截至2025年2月底,已有约5,100名合资格病人参与,其中超过60%为65岁或以上的长者。为评估计划的成效,港大深圳医院曾于2024年底至2025年初进行病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90%的受访病人对服务表示满意,充分反映计划对改善病人就医便利性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贡献。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
香港特区政府表示,先导计划的延续旨在进一步巩固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合作,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并加强香港与深圳在医疗服务上的紧密联系。
优化措施与新安排
为提升计划的针对性,自2025年4月1日起,合资格病人需根据其香港医管局复诊预约的门诊类别,在港大深圳医院相应科室接受诊症服务,方可享受资助。这一优化措施确保病人获得更准确和针对性的医疗支援。
同时,香港特区政府正研究在先导计划的基础上推出更多针对特定医管局服务的措施,例如允许病人于大湾区内接受更多类型的医疗服务。相关措施将在准备就绪时公布,进一步拓展病人就医选择。
资助范围与费用安排
延续后的先导计划将继续涵盖香港医管局提供的指定门诊服务,包括麻醉科(仅限痛症科门诊)、心胸外科、临床肿瘤科、耳鼻喉科、眼科、妇科、内科、神经外科、产科、矫形及创伤外科(骨科)、儿科、外科及普通科。但计划不涵盖偶发性疾病、住院或日间住院服务以及急症室服务。
资助方面,合资格病人每次接受诊症需缴付人民币100元诊金(香港医管局核实的指定豁免人士除外)。该诊金金额将于2026年1月1日按公营医疗收费改革的专科门诊费用进行调整,其余诊症费用差额由先导计划资助,每位病人每年的资助上限为人民币2,000元。此次延续的资助使用期为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
病人参与与续约流程
现有参与先导计划的病人,其资助额于2025年3月31日到期。如欲继续参与,病人需通过现有渠道,由港大深圳医院根据其医管局复诊预约的门诊类别,安排诊症并填写确认继续参加的声明。如病人无意继续参与计划且希望返回香港接受医管局门诊服务,可向港大深圳医院提出申请,医院将根据病人临床需要协助转介至香港医管局相应的门诊跟进。
未参与过计划的合资格病人,或曾参与但需更新个人资料的病人,可随时向港大深圳医院提出申请。
香港特区政府表示,延续先导计划是落实“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的重要举措,旨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合作。医管局将继续与合适机构探讨更深入的医疗协作项目,提升公营医疗服务效率,帮助缩短病人轮候时间。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强调,政府未来将致力于探索更多创新医疗合作模式,推动大湾区医疗资源共享,进一步改善病人的就医体验。
延续先导计划的其他安排与现行做法基本一致,香港特区政府将适时公布相关细节,确保病人能享受更加完善的医疗支援服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