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1-2月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为5.9%,纳入统计评价的绝大多数细分考核指标均好于去年同期同口径对比数据。客观视之,国内宏观经济延续了去年四季度开始企稳上行的态势。
一,科技引领增长
科技加科创成为引领增长“新马车”,正在部分取代传统外贸“旧马车”。
前两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9.1%,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异军突起,“人工智能+”等创新产品跑出加速度,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前两个月,集成电路圆片、工业机器人、动车组、民用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19.6%、27%、64%、91.5%。数字经济活力不断释放,前两个月,数字产品增加值同比增长9.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同比增长9.7%。前两个月,风力、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0.4%和27.4%,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分别增长47.7%、35.4%、51.5%。全国3万多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构筑赢取中国科技未来的数字底座,形成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新兴产业瞄准未来的并行发展态势。
香港新闻网图片
二,内需拉动增长
先论内需(此处所及指大内需,包括消费与投资两大板块):消费增长4%,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咋一看,这个数字没有工业增加值5.9%增幅鲜亮,但若考虑到同期增幅近乎为“零”的综合物价指数(CPI),此数字含金量已经不低,成色很足、不带水分。
再论投资:前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6%,比上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9%,增速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前些年,国内投资增幅通常以两位数计,那年月,房地产投资增幅通常占到全部投资增幅的35%以上,眼下,楼市企稳态势已有所显现,但房地产投资增幅仍在负区间挣扎,对全部投资增幅形成持续反向拖累。如果计入这一拖累后,4.1%的投资增幅实属不易。
前2个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3%,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识者所知,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第二产业用工量会相应递减,低端、中端和高端服务业规模化引入 AI应用,单位产出用工数量也呈递减状。此等情形下,调查失业率与上年同期相比,仍能做到基本持平,说明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与壮大,正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形成就业岗位增量与减量的动态平衡,反衬整个宏观经济基本面企稳上行的态势可感可信可触摸。
三,股市支持增长
港股:根据港交所3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于2025年2月底为39.1万亿港元,较1月底的35.4万亿港元上升约10%,并较去年同期的30.1万亿港元上升约30%。2025年前两个月有10家新上市公司,较去年同期的5家上升100%。融资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2亿港元上升255%。2月份港股平均日成交额达到297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900亿美元大幅增长230%。
国内股市:截至2月28日统计,国内股市元月起开始呈现的“进三退二”波浪式温和上攻模式,在2月份继续得已维持,2月单月股指加权涨幅达6%,虽不及港股涨幅,但走势十分稳健。中国资产价格同步稳健上行,2月份外资新增持中国资产129亿美元。
美股:得益于深度求索(DeepSeek)的崛起,以及外界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同一时期英伟达、Alphabet等美股科技“七巨头”合计市值下跌约17%,腾讯、阿里、小米等中国“七巨人”合计市值上涨了26% 。眼下,中国“七巨人”在美股的市值已跃升至美国科技“七巨头”的60%,中国科技股在美股市场的价值发现,促使华尔街各大投行纷纷对中国科技股重新估值。
22025年,国内中小股民及全球资本,持续投资中国股市、香港股市和美股中国科技股(包括中概股)的大门正徐徐打开。
四,舆论认可增长
国内外舆论反应:国内反应相对平静,相对于去年前三个季度的整体性焦虑已十分难得。说明市场和业界的确看到了宏观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之态势。
国外舆论反应有点出乎预料,却又在预料之中。《华尔街日报》“中国公布的开年经济数据出人意料地强劲”。德国《商报》“中国零售业的年初表现令人惊喜。在政府推出多种举措后,国内消费开始回暖”。彭博社评论“中国数据为世界提供了自特朗普发动对华关税战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最全面的‘快照’”。总体看,国际舆论普遍认可促消费措施成效显著,中国开年经济数据比预料要好,整体呈肯定与认同。
五,增长拓展了关税反击战的应对空间和应对手段
前2个月经济增幅还与关税战负面影响形成了一定程度之对冲:2016年末,美国对华加权后平均关税为3%,特朗普第一任期加权后平均关税增至12%,拜登4年继续有选择折腾中国,加权后平均关税上升为13%。特朗普关税战2.0版已两次对中国加税各10%,未经加权平均,对华关税升至33%。受此影响,尤其是年初第一次加10%关税的直接影响,今年前两个月,以美元计价,中国出口增幅仅2.3%,同比降幅十分明显。这意味著外贸对今年开年后的经济增长呈反向拉扯作用。而换个角度看待同一问题----结合开年以来5.9%的工业增加值增幅,又恰恰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在下降,对关税战的适应能力有所提升,内需的拉动力在壮大,这与经济工作的大方向是契合的。
宏观经济运行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之下降,还为中国更大胆地尝试和运用更多反击关税战的战法创造了额外空间。仅举鲜活一例:
世界500强“一哥”沃尔玛全球采购的60%来自中国,特朗普年初至今,两次对中国加税各10%,沃尔玛“店大欺客”,两次逼迫中国供应商降价,替沃尔玛分摊全部加税成本,遭到中国供应商们不同程度之抵制。中国商务部闻讯,第一时间约谈沃尔玛,迫使其有所顾忌与收敛,选择坐下来谈判。美国消费类其余几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原本打算步沃尔玛后尘,逼中国供应商承担全部加税成本,闻沃尔玛被约谈,纷纷踩刹车改为先观望……这是中国政府8年多来,首次在关税战中使用“约谈”手段,其权威性与震慑力无须讳言。最终,成本分摊大概率由双方协商共同消化,至少可以避免中国供应商单方面做关税战之冤大头。
中国经济开局好于预期,在世界大国中属于独一份。它正在同步生成两种外溢的激励与协同效应。其一,对香港业界恢复发展信心,实现全年增长目标起到外部策应与拉动,关税战愈烈,香港转口贸易等机会就越多。其二,对世界经济尤其是全球“南方经济”形成正面激励与带动。
上半年还有3个多月,随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企业创新、政策护航、市场活跃、民众信心形成同频共振,中国经济企稳向上的基本面将变得更加清晰可期。
(本文作者为资深财经、国际政治评论员鲁宁,本网获独家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上一篇:【来论】陶短房:别了,V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