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屠海鸣:夏宝龙南下调研,促香港主动作为
创始人
2025-02-13 11:06:22
0

春节长假刚过,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就到粤港澳大湾区调研。2月7日下午和8日上午,夏宝龙调研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2月8日下午至10日,夏宝龙调研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盐田港。

图片来源:港澳办

夏宝龙虽未到香港,但“香港元素”分量很重。除了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哈尔滨出席亚洲冬季运动会及访问当地未参加调研外,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等特区政府部分主要官员陪同调研。期间,夏宝龙于9日下午在前海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陈茂波、曾国卫、许正宇、丘应桦、宁汉豪、孙东、陈美宝、刘震等关于香港2025年经济金融工作安排,并就香港更好融入大湾区进行了交流。

夏宝龙这次调研主要聚焦大湾区的合作平台:横琴、前海、河套;重点强调“粤港合作”;极力支持香港在新形势下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可以看出,中央希望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要当“主角”,不要当“配角”;要快速行动,不要慢慢吞吞;要找准切入点,不要盲目干;要有“任务书”“施工图”“进度表”,不能停留在“设计图”上。

夏宝龙调研大湾区,香港须有紧迫感。那么,香港如何更好地参与大湾区建设呢?把握好以下三点非常重要。

要当“主角”,不要当“配角”

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纲要来看,香港是无可争议的“主角”;从香港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来看,香港也理应当“主角”;但从现在情况来看,香港的“主角”地位还不够明显,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客观因素影响。大湾区建设纲要于2019年初公布不久,香港就发生了“修例风波”,社会动荡;接著就是三年疫情,香港与内地隔绝。也就是说,这4年期间,香港还没有“进入角色”,还没有机会当“主角”。

其二,主观意识阻碍。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在一些人的意识里,“‘两制’之别”的观念过于强烈,认为大湾区的规则衔接,会令香港“内地化”,担心失去“香港特色”,“主角”意识不强。

其三,建设难度很大。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世界一流的湾区,这在全球是绝无仅有的,难度确实很大,不少人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当“主角”。

但无论有多少个理由,都应深刻认识到,在大湾区“9+2”城市中,香港、深圳、广州、澳门4个城市是“顶梁柱”,香港要承担主体责任,而不是配合责任。

去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国两制”进入新阶段的重要论断;去年7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入新阶段,意味著特区不仅要繁荣稳定,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港澳不仅要发展自己,还要贡献国家;“一国两制”不仅要造福中国,还要影响世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意味著港澳也必须以改革实现更好发展。

夏宝龙希望特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重要讲话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期望粤港澳大湾区更多互惠合作、联动发展,正是希望香港要有“主角”意识,增强主体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大湾区的主要贡献者。

要“快快跑”,不要“慢吞吞”

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核心在于“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规划建设纲要公布接近6年来,“硬联通”的亮点不少。比如: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香港至北京、香港至上海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动卧投入运行,深圳至中山快速通道通车,香港机场“三跑”启用,等等。

然而,“软联通”“心联通”的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比如,香港是一个深度老龄化的社会,长者北上广东养老是大势所趋,但医疗、社保等系统的联通还不够快。又比如,大湾区的国际机场较多,如何吸引客源、共同做大航空市场?还需要在“软联通”上下功夫。

夏宝龙希望加强粤港合作,正是希望香港要快速行动起来,提高办事效率,改革那些阻碍发展的条条款款。

香港快速融入大湾区须解决观念上的几个问题:其一,摈弃不合时宜的观念。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良,不能因此而拒绝变革、抱残守缺,大湾区建设旨在推动粤港澳三地“抱团”发展、共同成长,为了这个大目标,那些不合时宜的条条款款有什么理由不改革呢?其二,强化“主人翁”意识。大湾区建设将产生“1+1+1大于3”的效果。多出来的增量,香港有贡献,也有回报。特区政府是当家人,也是第一责任人,应把参与大湾区建设当成分内之事,而不是“完成任务”。其三,合作意识。粤港合作不能被动地等待中央来推动,粤港应双方主动对接,在现有条件下能搞定的事,就直接搞定;不能搞定的,报请中央支持。香港把以上三个观念上的问题解决了,融入大湾区才能真正快起来、不停步。

既要“找准”,又要“落实”

夏宝龙此次南下调研,聚焦横琴、前海、河套等合作平台及盐田港,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准”。调研涵盖园区规划、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运输物流等环节,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实”。调研给香港两点启示。

其一,切入点要准。“万事开头难”。正因为大湾区建设难度大,习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把横琴岛作为“粤澳共管”的深度合作区,把深圳前海、河套和广州南沙,作为面向香港的合作开发区,中央希望这四大平台作为“试验田中的试验田”,先积极探路,积累经验,再推而广之。不能因为这些区域不在香港,香港就有懈怠的理由,而是要主动参与四大平台建设中,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多出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具有示范意义推广价值的经验,把四大平台打造成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新示范、新引擎。

其二,措施要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李家超及本届政府就任以来,粤港合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要看到,大湾区建设需要粤港深度融合,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落细落实。比如,在大湾区协调机制之下,香港特区政府部门与广东省政府的部门之间,也应建立起沟通协调的渠道,常态化商讨发展事项,措施“实起来”,建设才能“快起来”。

夏宝龙新春第一站到大湾区调研,传递了中央关怀,释放了丰富信息,值得香港管治团队和社会各界细细领会。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