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何还在用竹脚手架 44条生命敲响的安全警钟!
创始人
2025-11-27 18:03:39
0

香港为何还在用竹脚手架

  【香港为何还在用竹脚手架】11月26日下午2时51分,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住宅区突发五级火警。这场吞噬了8栋楼宇的烈焰,截至27日凌晨已造成44人遇难、58人受伤。当消防员在废墟中发现未涂防火涂料的竹制脚手架残骸时,一个困扰香港数十年的争议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在现代化都市的钢筋森林中,为何仍能见到竹制脚手架的身影?在香港建筑工地的围挡上,"竹棚搭建"的招牌随处可见。这种源自岭南地区的传统工艺,已在这座城市扎根百年。据统计,香港每年消耗超过500万根毛竹,其中80%用于脚手架工程。支撑其存续的,是多重现实因素的交织:成本优势是首要考量。一根直径8厘米的毛竹进货价约8港元,而同等承重的钢管每日租金达15港元。对于短期维修工程,竹架搭建成本仅为钢架的三分之一。御佳控股等企业虽已推出钢制替代方案,但市场占有率仍不足15%。施工效率构成另一重壁垒。熟练工人仅需半天就能用塑料绳绑扎出覆盖整栋楼的竹架,而钢架安装需专业焊工操作。香港建筑工人平均年龄达57岁,老匠人们更熟悉传统工艺——他们能用指尖感知竹材湿度,通过敲击声判断承重强度。气候适应性同样关键。香港年均湿度达82%,钢管易锈蚀需定期除锈保养,而竹材经桐油浸泡后可在潮湿环境中使用3年以上。更令人意外的是,夏季暴晒下钢管表面温度可达65℃,而竹材始终保持人体可触温度,这成为工人安全的重要保障。宏福苑火灾将竹架的缺陷暴露无遗。这批建成于1983年的公屋,外墙维修工程使用的竹架未按规范涂刷B1级防火涂料,与楼体间距仅0.5米(安全标准为1米)。干燥天气与强风形成"烟囱效应",火势以每秒1.5-2米的速度蔓延,燃烧碎片掉落引发二次起火。

  "竹材燃点仅150℃,遇明火3秒内即可形成立体燃烧。"香港理工大学火灾安全实验室的模拟实验显示,未做防火处理的竹架会使火势蔓延速度提升4倍。2024年香港已发生127起涉棚架火灾,较2019年增长68%,其中82%集中在老旧楼宇。

  更严峻的是结构安全问题。2023年尖沙咀重建工地曾发生竹架坍塌事故,调查发现部分竹材因长期暴晒导致抗拉强度下降40%。香港工程师学会指出,竹架承载力仅为钢架的1/5,难以满足现代施工需求。

  面对安全隐患,香港政府已启动渐进式改革。2025年新规明确禁止竹架用于30米以上建筑,但全市2000栋1980年前建成的高层住宅中,近七成仍依赖竹架维修。立法会议员陈恒镔提出的"强制消防升级计划"遭遇现实阻力——单栋楼宇改造费用高达数百万港元,对于居者有其屋计划下的老旧公屋而言难以承受。

  文化认同构成另一重障碍。香港戏棚搭建技艺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新春举办的粤剧演出依赖传统竹架搭建舞台。65岁的戏棚师傅李伯叹息:"钢架太硬无法做出弧形结构,机器切割的竹材也失去了手工打磨的温度。"

  市场力量正在推动变革。御佳控股研发的竹钢复合脚手架,在保留竹材韧性的同时提升防火性能,已应用于中环商业大厦改造项目。但每平方米造价较纯竹架上涨35%,推广仍需时日。

  大埔火灾现场,消防员从废墟中抬出的不只是遇难者遗体,还有烧焦的竹架残片。这些直径5厘米的毛竹,本应承载着工人攀爬的重量,却成了火势蔓延的帮凶。保安局局长在记者会上强调:"我们将彻查工程公司是否违规使用易燃材料,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刑事责任。"

  这场悲剧暴露出香港公共安全的深层矛盾:在寸土寸金的都市里,如何在成本控制与生命安全间取得平衡?答案或许藏在深圳湾对岸的深圳——这座城市通过政府补贴推动脚手架升级,2024年金属脚手架使用率已达92%,火灾事故同比下降71%。

  当夜幕降临,宏福苑临时庇护中心的灯光照亮了幸存者的脸庞。72岁的张伯摩挲着消防员送来的防火面罩说:"我们不怕住老楼,只怕没人把安全当回事。"这句话,道出了所有香港市民的心声。

  香港竹脚手架的存废之争,本质是城市发展理念的碰撞。我们不应简单否定这种承载着工匠智慧的传统工艺,而应推动其向安全、高效的方向转型:技术升级:强制要求竹架涂刷阻燃涂料,推广竹钢复合材料,建立材料力学性能数据库监管强化:将老旧楼宇纳入消防升级计划,对违规工程实施终身追责文化传承:将戏棚搭建等非遗技艺与现代安全标准结合,开发新型文化载体产业协同:借鉴深圳经验,通过政府补贴降低企业转型成本

  宏福苑的焦土上,消防车仍在巡逻,防止余烬复燃。这场大火终将熄灭,但它点燃的关于城市安全的思考,应当成为香港迈向更美好未来的起点。因为每一座城市的温度,不仅体现在摩天大楼的高度,更体现在对每个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与守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在... 香港新闻网6月20日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期间,“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18日在日内瓦...